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複試則是一個在進一步的機會,如果在複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的話,那個人就有可能加入種子班級,將種子班級中一些排名靠後的人給替換出來,物盡天擇適者生存向來都是這個世界的真理,這個規則在道法統校中也同樣適用,有限的資源永遠只會傾向於那些有潛力的人,不會進行什麼平均分配,無論是資源也好還是學習環境宿舍也好,皆是如此。
不出意外,種子一班的所有學生最後都選擇了參加最後的複試,畢竟如果沒有在複試中取的一定的成績的話,他們就要失去在種子一班和佔據著樓層宿舍的權利了。
其他班級的透過初試的人,也大多選擇了參加複試,畢竟不試一試怎麼知道自己不會超常發揮呢?只有少數有自知之明的人沒有選擇參加複試。
複試的場所仍在這個場所內,種子一班初試完後,裁判走上臺上並在幕布上掛了幾張圖片,指著圖片對著參加複試的臺下的學生們說明道:“複試規矩很簡單,這裡有九張圖片,每張圖片代表著一種符印,難度依次遞增,獲取的分數也照難度遞增計算,每到一個難度計算相應分數,細節如果做得好的話會額外加分,但至多不超過一分。中途中不超出規定時間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換成其他的符印來煉製,最後以分數高低來決出名次。多次的分數不可疊加,若銘刻多塊符印的話則選取分數最高的那張符印決定最後的分數。”
在瞭解了比賽規則後,眾人將目光匯聚在了那幾張圖片上,比賽分批次進行,一批五十人,一批用時十分鐘,和初試的銘刻結束直接放在桌子上讓光芒閃爍驗證完成不同的是。銘刻完畢的符印是由裁判來判斷是否準確完成的,具有較高的公正性。
複試中也是有一些比較簡單的符印的,畢竟是要分出一個高低而不是全軍覆沒或是幾人險出,想要取的一點分數並不是難事,而要是想要脫穎而出取的高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最少就目前來看前兩樣圖片上的符印芸寧迄今為止都沒有嘗試銘刻過,而第三張符印也只是試過一次最後失敗告終。
最後芸寧還是選擇了煉製第三張那張她銘刻失敗過一次的那張符印,芸寧在選擇完畢後直接報名上臺參加第一批考核的隊伍,毫不含糊,對於她來說早點開始慢點開始沒什麼兩樣,儘快結束免得留給自己那麼多念想。
第一批人員已經決定出來了,原本一批五十人卻只有三十七人,其他人都想看看別人銘刻的情況再來判斷自己的實力足以銘刻什麼符印,而芸寧並不是那種人,她一馬當先的走在第一個桌子前,孫子陶跟在她的後面,而許廷則扶著眼睛留在臺下暗暗觀察,以他那謹慎小心的性格顯然不會去做那種出頭鳥。但令芸寧有些訝然的是姒雲竟然選擇了第一批上場,而且正好站在她的右手邊。
看到第一批上場三十七名的學生已經全部上場,裁判也不含糊,一聲令下,宣佈了第一批學員的複試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