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淡馬錫生命科學院是新加坡最主要的生命科學研究機構之一,有約240名研究人員和31個研究小組從事基礎和戰略研究計劃。這個機構主要從事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等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及其科研成果的開發與應用。重點透過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DNA重組技術從事調控真菌、植物和動物的細胞機理研究,為生物技術革新提供基礎。
“黃姐,那這位周鳳偉博士他人現在哪裡?”
“周博士他在新加坡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做完博士後研究之後,今年年初回國結婚,現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當研究員……”
“黃姐,我有幾個專業上的問題想請教他,你可以幫忙介紹認識一下嗎?”
“可以啊,沒問題。這樣,小顧,我等下把周博士的微信推送給你,我跟他打一個招呼。然後你們直接聯絡如何?”
“可以的,黃姐,太感謝您了!”
……
下午到學校上課後,顧羽先上網搜尋了一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鳳偉博士的相關資訊資料。
一番搜尋下來,在著名的牛津大學出版社OUP上面登有一篇《中國植物所科研人員開發出簡便高效的多基因編輯工具包》文章,讓他興奮不已。
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簡稱OUP)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也是歷史悠久的學術出版社。
這則OUP上面的新聞說,CRIPSR/Cas9基因編輯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植物多基因編輯和多基因突變體的創制,但是由於針對每個特定基因的gRNA效率不同,且透過與野生型雜交的方法剔除CRISPR構建會導致多個突變位點的再分離,因此利用傳統方法鑑定不攜帶CRISPR構建的多基因編輯植物往往耗時耗力。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周鳳偉博士研究組與合作者對之前報道的gRNA克隆載體和TKC編輯載體進行了最佳化改造,同時結合此前由tRNA間隔實現gRNA串聯的方法,建立了一個創制多突變體的簡便高效的定製簡化編輯CASE工具包,極大簡化了基因編輯載體構建過程……
該技術可被廣泛應用於創制多基因突變體,大大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
該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6日線上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Plant Pogy,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周鳳偉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支援……
看完這則新聞後,顧羽驚喜過往,這位周鳳偉博士居然是植物基因編輯研究方面的專家。
真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很快,下午第二節課時候,顧羽順利地加上了黃櫻推送過來的周鳳偉博士微信。
顧羽:周博士,您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顧羽,黃櫻大姐在新加坡的朋友。
周鳳偉博士:下午好,顧總,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嗎?您直接說好了,別客氣。
顧羽:周博士,是這樣一回事情,我與朋友一起在新加坡投資了一個都市農業創業專案,在烏敏島上搭建了一個智慧溫室大棚種植蔬果。我目前正計劃向新加坡人力部及新加坡標新局申請創業準證EntrePass。由於我本人和那位朋友都不是學這個專業的,就像黃櫻大姐與郝少傑大哥一樣,都屬於半路出家。所以,當下,我們急需要一個植物基因編輯方面的專家技術顧問幫助我們改良現有植物品種。請問您可以做我們公司的技術顧問或合夥人嗎?
周鳳偉博士:顧總,對於新加坡發展都市農業和植物基因編輯這一課題,我本人肯定是非常願意,也非常有興趣。但我現人在國內,沒法過來新加坡幫你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