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敢說九成以上能火,但也有那不到一成的例外。
在沒經過市場的檢驗之前,誰敢說它一定會怎麼樣呢!
無非是憑藉自己的經驗和對市場的判斷,讓自己的選擇更接近正確答案。
企鵝影片倒是還有意,但江述的那個“隨時上線”讓他們有一些顧慮。
按照江述的說法,發行許可證大機率在九月底下來。
那麼《壞小孩》十月中上旬就會上線,可這個時間點,剛好是他們今年力推的一部年度大劇上線的時間,已經不可能改檔期。
這就讓人難受了。
如果《壞小孩》只是一部價格普通的劇也就算了。
可這都快乾到了八百萬一集,不大力推肯定不合適。
但平臺的推廣資源又是固定的,就那麼一些,這好像自己跟自己打起來了。
就像公司旗下的兩個明星大腕同時發專輯一樣,這是自己搞自己啊!
就算兩部花了大價錢的劇都火出圈了,收益也不成正比。
因為使用者只需要開一次會員,就能把兩部大劇全看了。
平臺不就吃虧了?
這怎麼能接受呢?!
這也是平臺的熱門大劇,都會錯開檔期上線的原因。
而且他們更新都很慢,可能一週就更新四集,故意拉長一部劇更新的時間,讓使用者多買會員。
所以企鵝影片最後也想跟同行們一起全平臺上線,但馮耀傑死活不同意。
企鵝也生氣了,不同意算球!
這劇開頭是不錯,但說不定後面就崩了呢?
跟我們的年度大劇撞檔期,到時候乾死你丫的!
於是,企鵝和飛貓都撤了。
最終優米以730萬/集的價格拿下了這部劇。
當前市場上影視劇價格確實比較高,有資本炒作的原因,也有劇整合本的提高。
但劇集的成本,大頭都被演員拿去了。
如今但凡一部劇男女主是兩個一線流量明星,倆人片酬就得幾千萬。
再加上全劇組演員片酬,服化道場地酒店等各項支出,以及後期製作,總成本分分鐘破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