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一路潰退,想要退入桂花城防守。
誰知獨立團追得緊,銜尾追入城中,敵軍竟然無法在城內立足。
無奈之下,只能穿城而過,兵退三十里,一直跑到賀勝橋,才穩住了陣腳。
倒不是已經膽寒的潰兵忽然有了士氣。而是小站系現在的老大吳子玉親自率三萬援兵趕來,在江夏的南門口擺下了三道防線,潰兵終於有了地方躲。
獨立團在桂花城修整了兩天。兩天後,總指揮瑞元從赤壁乘火車親臨桂花城,激勵士氣。
部隊修整完畢,第四軍、第七軍聯合出擊,行軍到傍晚,在官埠橋遭遇了吳軍的第一道防線的炮火阻攔。
吳軍擺了個鶴翼陣,集火進攻的北征軍。
這不能讓人圍著打啊,當即第四軍打左翼,第七軍打右翼,將吳軍突出的兩隻翅膀壓縮了回去。
突出的兩翼好打,這下子敵軍蝟集到了一起,集中在了橫溝橋附近。
這是吳軍的最精銳部隊,數量又比進攻的北征軍多,北征軍一時頗感難以下手。
第四軍的第十師師長張向華、第十二師師長繆經成、獨立團團長蘭迪湊在一起,研究對敵之策。
此時天色已黑,蘭迪聽吳軍在黑暗中沒有目標地徹夜放槍,當下慨然站起,“吳軍的精銳也就那麼回事,前面的戰鬥已經令他們膽寒。
他們徹夜放槍,說明士兵緊張惶恐。
要是咱們跟他們這麼對峙下去,他們扼守天險,沒準士氣就慢慢恢復了。
我們兵鋒正盛,若是頓兵於敵陣之前,反而會被消磨了銳氣。
我軍數量雖少,但戰鬥力強悍。
要攻破這一大坨敵人,跟他們拼消耗是下策,正應該攻其一點,以堂堂之陣,中路突破,然後分割包圍。”
繆經成那也是從排長一路打上來的戰將,當即拍胸脯,“十師前面汀泗橋作戰是主攻,傷亡比較多,這次我們打先鋒。”
蘭迪哈哈大笑,“我們獨立團是瑞元師兄欽點的先鋒,當然是我們來。
繆師長接應我的左翼,聯絡第七軍接應右翼,張師長在後接應,我看就這麼定了。”
蘭迪你看排兵佈陣並不擅長,但觀察戰場敵情,在瞬息萬變的戰況下捕捉戰機方面,卻很有天賦。
這裡是天塹,攻擊江夏的必經之地,無路可繞。兩軍精銳狹路相逢,既然我軍比敵軍訓練、士氣都好,那就趁機決個高低。
第二天拂曉,哆嗦了一宿的吳軍正當睏倦之際,隨著阿花的一聲怒吼,獨立團一營,北征軍先鋒中的先鋒,從楊林塘直搗吳軍中路。
聖級在戰場上頂著彈雨衝鋒,給敵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即使阿花能以一敵千,若是守軍士氣高昂,累也能將阿花累死。
當年新法蘭克的老元帥麥克馬洪,衝進了魔族軍隊的陣營,就是力竭被俘的。
然而守軍缺的就是士氣。
這不是新法蘭克和魔族之間那種國戰,當兵吃糧的吳軍遇到了有龍組成員做骨幹、充滿理想和激情的獨立團戰士,根本沒有拼命的想法。
阿花一聲怒吼,震翻了一百多人,端著機槍衝入敵陣,吳軍士兵轉頭就跑,根本不敢與之抗衡。
嚴整的敵陣一下子被衝出了個豁口,一營士兵端著刺刀跟進,迅速進入了肉搏白刃戰。
這種刺刀見紅的戰鬥最是考驗人的意志,在阿花這個無敵鋒矢的帶領下,先鋒營士氣高昂,一下子突破了敵軍的戰線。
一個營衝擊一萬多人的大陣,敵人正面撤退了,反而陷入了三面包圍。
敵軍不敢跟先鋒營肉搏,調集所有炮火,從三面集火先鋒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