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中提到了安嵊森當年如何守護這寸土地,我們該如何去敬仰他。
也提到了華洲此時正在重塑瓊華山,要把安嵊森和槐花刻成雕像,就放在瓊華山頂……
人民群眾的情緒愈發高漲,吶喊著“英雄”二字。
至此,老爺子的一世英名守住了。
在華洲,在華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他不再是土匪,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民族英雄。江洋和陳嵐對視一笑。
這是兩個人第一次攜手共同完成一件事,這也是一件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事。
他們成功了。
名聲在,人走了。
這或許對於華洲人民來說是個插曲,但對於江洋和陳嵐來說,對於安嵊森和那七個女兒來說,都是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
至於他們是否懺悔,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警醒。
重要,但此刻也不那麼重要。
兩個人都太累了。
江洋累,陳嵐也累。
累到想盡快逃離這裡。
逃離丁雲松的聲音,逃離這些人民群眾的聲音,逃離這個到處寫滿了“民族”與“仇恨”的雁棲湖邊。
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也沒有再去看那個舞臺一眼。
他拉著她的手離開了這裡,回到了老爺子留給他們的那所院子。
安槐景。
東園主廳內。
安嵊森的黑白照片立於桌上。
江洋和陳嵐雙雙跪於前方,行了禮,點了香。
陳嵐轉頭看向那個男人,發現他身上的那團沉重的“黑雲”不見了。
這半年多來,江洋如同一具行屍走肉,或許表面上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陳嵐看在眼裡心知肚明。
仇恨的種子太深了,在他的心裡生了根,發了芽。
走火入魔一般的做著一件件,一樁樁的事。
他變得有些陌生,像是另外一個人。
直到此刻,江洋心中的結才算開啟了。
下午的首映禮上,陳嵐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只知道當再次看見他時,一切的一切都回來了。
他還是熟悉的那個他,那個眼睛裡似乎能看到繁星的他。
夜。
二人相擁而眠。
男人緊緊抱住女人,像是孩童抱住母親那般,一刻也不撒手。
窗外的月光很亮,照在了臥室裡,照在了熟睡男人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