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港北海,莫塔馬灣,海底工作室。
這裡是處於泰國西南方向的海域,海水深藍且一望無際。
在這片海域的方圓40公頃內,距離海岸線2200米的地方拉起了水網警戒線。
有人說,這些警戒線是防止生態平衡破壞的,也有說是防鯊魚的。
儘管這片海域幾乎沒有鯊魚。
但人們還是信了。
海底140米處,有一座巨大的圓形建築,由特殊的玻璃材質製造,抗壓力達到了一種誇張的地步。
這座建築很大,裡面有透明的海底隧道。
海底漆黑,那建築如同一顆發光的琉璃球那般耀眼,不少魚群好奇的在周邊游來游去,而工作人員們站在裡面就可以看到奇妙的海底世界。
此處,正是藍鯨集團的唐人訊控主機中心了,內部人員稱之為:“新鵝蛋”。
而新鵝蛋的最高負責人正是陳佳聰。
某個特殊的辦公室內擺放著至少20臺電腦和主機,數不清的鍵盤和顯示器佈滿整個房間,各種各樣的資料和線路圖看的人眼花繚亂。
這便是陳佳聰的辦公室了。
現在的陳佳聰,不僅要負責整個藍鯨的後臺系統,包括鷹眼公司和湄港的通訊系統也要負責,至於湄港成立後接二連三發射的衛星,其頻道的管理許可權也在他這裡。
除此之外,江洋還給他交代了一個艱鉅的任務。
那就是弄清楚蝴蝶效應背後的真相。
這意味著無論是太空上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遊的,又或者是空間和時間的各種探索,擔子全部壓在了陳佳聰的頭上。
此時的陳佳聰年僅不過25歲,但看起來明顯要比同齡人成熟的太多。
細細看去,這位曾經的天才少年,鬢角竟然有了幾絲白髮。由於長期要盯著電腦,他的眼睛也已經高度近視,戴上了厚厚的鏡片。
2年前,陳佳聰從江洋那裡申請了一筆專項資金,共計750億美金。
資金的名目就是為了在這片海域外側搭建一個超級望遠鏡。
陳佳聰告訴江洋,要做一個像是NASA那樣觀測宇宙的平臺。
江洋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他的作風一項如此,對於陳佳聰這個部門的資金需求,江洋從來沒有遲疑過。
經歷了整整兩年,這個超級觀測平臺終於搭建而成。
負責搭建這個平臺的人,除了當初負責搭建NASA的幾個核心成員外,還有不少世界各地的高階院士和科學家們。
陳佳聰給這個平臺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上帝之眼。
自從這個平臺搭建完成後,陳佳聰幾乎沉迷於其中,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他甚至把很多手上的工作交代出去,每天和一些科學家們專門盯著上帝之眼的探測平臺。
半年之後,陳佳聰有了一個足以震驚全球的發現。
“黃金。”
陳佳聰呼吸變的沉重:“如果我們對太空質量的換算方法沒有錯的話,那個體積能達到如此質量的星球,一定是黃金!”
此言一出,辦公室裡的人瞬間激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