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長老是諸葛孔明的師尊,師門的高深道法,理應由他親自傳授給諸葛孔明的。況且,此地距離隆中諸葛亮家,也不過百里距離,一日的路程罷了。
師叔司馬徽,為何就不願去見諸葛孔明呢?
不過,師叔司馬徽既然如此安排,孟公威等人也就只有聽命的份兒。
再說,稍微轉動腦袋一想,眾人也就理解司馬徽為何不願見諸葛孔明瞭。
這就好比後世,一個班級數十名學生,被眾位老師最不看好的學生,居然考取了清華北大。試問,這個班的老師們,還好意思去參加這位學生的升學宴麼?
孟公威他們不知道後世的這等典故,卻能明白司馬師叔此時的心情。
……
只不過,司馬徽此時的心態,自然不是孟公威他們能懂的。
有道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司馬徽對諸葛亮這位弟子的心態,是矛盾的!
身為師父,誰不希望自己座下弟子出息的?
但是,因為某種私心或者原因,司馬徽既希望諸葛亮出息,卻又希望諸葛亮不要太出息。
師門中,除了那位修為最高的師叔之外,就以他司馬徽的年歲最長。
陰神境修士只有三百歲壽,而他司馬徽,如今看似才七十多歲,卻早已有將近兩百七十歲了,剩餘的壽數確實不多了。然而,陽神境對他來說,卻是遙遙無期。
許多陰神境修士,歲數到了兩百五六十歲時,就都在開始謀劃退路。
陰神境修士死後,陰神進入門派的洞天福地中轉修鬼仙,這只是最次的選擇。
最佳的選擇,自然就是“轉世”重來。
只是,陰神境修士“轉世”,都有著胎中之謎,即便有師門長輩接引,重頭再來,還得看個人的機緣,還得看天意如何。
若能醒悟前世,有著前世的經驗,還有前世留下的機緣,再修煉至陰神境也是水到渠成。
若不能醒悟前世,那才是真正的從頭再來。
這胎中之謎也就罷了,頂多也就是前世留下的機緣,暫時無法拿回。
但是轉世,卻是直接奪舍孕婦腹中胎兒,這便有著明確目標,很容易被人有機可乘的。除非是絕對信得過之人,否則,陰神境修士“轉世”之時,是誰也不會告知的。
於是,未免被人有機可趁,許多陰神境修士壽元將近之時,都會佈置一些後手。
司馬徽的私心,就是在為轉世佈置後手。
特別是發現了諸葛亮這塊璞玉,且還發現,諸葛亮還與大漢朝,有著斬不斷的因果之後,司馬徽更加堅定了那番部署。
既如此,諸葛亮就不僅只是師門的棋子了,同時還是他司馬徽的棋子。
身為師父,不好好教授弟子,本就有愧的。如今,又要利用弟子諸葛亮作為棋子,於心有愧之下,能不見諸葛孔明,司馬徽自然是不願見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