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天的收穫,曹懷陽大受鼓舞。
他已設計好了接下來的計劃,以解決這饑荒問題。
入海口的位置,是天然的漁場。
多年來未經打撈,這裡的漁業資源極為豐富。
靠著捕撈漁獲,百姓們便能填飽肚子。
接下來的日子,他又不斷改進漁網,設計了拖網,圍網等諸多先進漁具。
婦人們在縣中編織漁網,而男人們則被分成陣列,每日捕撈漁獲。
吃上了飽飯,這些百姓對曹懷陽那叫一個感恩戴德。
曹懷陽的命令,幾乎不需動員,百姓們紛紛響應。
每日,都有多達近幾萬斤的大魚被捕撈上來。
曹懷陽根據饑民的數量分發漁獲,並將多餘的漁獲放在陽光下曝曬,製成魚乾,儲存起來。
州城那邊,朱恆還在不斷向墾利運送饑民,墾利縣的人口越來越多。
曹懷陽得多儲備一些魚乾,防止百姓數量增多,糧食不夠。
待一切都安排妥當,曹懷陽終於派了兵卒,前往州城,索要工匠。
這些工匠都是曹操在各地蒐羅而來,幫助建造海船的。
本來曹懷陽早該將這些工匠都收編好,帶到墾利縣來。
但考慮到饑民數量太多,糧食不夠,他將這些工匠都留在了州城裡。
現在,是時候將工匠們帶過來了。
……
青州州城裡,州牧朱恆正指揮著兵卒遣送饑民。
這已是最後一批饑民了。
看著一個個瘦弱的災民被髮往墾利,朱恆長舒口氣。
“總算將全州的饑民,都安置好了……”
“接下來,就看曹都督能否解決饑荒難題了……”
自己這邊解了圍,但朱恆心知,曹懷陽這是將困難都自己扛了起來。
他不知道曹懷陽有何辦法能解決饑荒,心中不免擔憂。
要知道,全州的饑民,少說也有大幾萬人。
這麼多人全都聚到一起,每日吃喝都成問題。
沒有糧食,百姓可是會造反的啊!
“大人,曹小都督吩咐,讓您將工匠們都運送過去!”
正當朱恆心中擔憂時,曹懷陽派出的兵卒到了州城。
聽兵卒說要運送工匠,朱恆有些吃驚。
那邊糧食都不夠用,這些工匠運過去,能做什麼?
總不能讓工匠餓著肚子幹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