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曾經是北地豪族,但是在四十年前東昊入侵時,就已經屈膝投降,為東昊穩定當地秩序殫精竭力。
武帝率領麾下將東昊侵略者驅逐出境的時候,康家因為血債累累,被當地百姓群起而攻之,死傷殆盡。
不過康迎江正好外出,處置家族事務,得以保全性命。
後來,他考上了進士,家族也重新興旺起來。
但是因為捲入武帝幾個皇子的奪嫡之爭中,康迎江投靠的皇子落敗,他也被牽連,被武帝下旨罷官,賦閒在家,永不錄用。
正當壯年的康迎江不甘就此落寞,索性在東昊例行劫掠的時候,挺身而出,投奔了東昊。
為了博取東昊人的信任,他裡應外合,將自家所在的州城獻給了東昊軍隊,以十數萬父老鄉親的性命為投名狀,得到了另一個國家民族的官位。
康迎江矢志效忠東昊王,年輕時,他曾不止一次親自帶人回邕州潛伏,為東昊軍隊訊息,裡應外合,讓那些小規模的偷襲隊伍攻破了一個個城池,擄掠之後,揚長而去。
可以說,康迎江在東昊上層心中的信任度,全都是用一條條北安同胞的性命堆起來的。
等到康迎江年紀漸大之後,他唯一的兒子開始接替他的角色。只是,他的兒子顯然並沒有他這麼好運,很快就死在了一次任務途中,死在了北安軍隊手中。
這樣一個全家上下所有人手上都染滿了北安人鮮血的叛徒,這樣一個死心塌地追隨東昊爹與自己的母國為敵的奸賊,顧昭早就想讓他去死了!
之前見面時的笑容和親近,不過是為了得到更多的訊息,好將康迎江推入地獄而已。
想起剛才康迎江被粗暴捆綁帶走的畫面,顧昭心中就是一陣舒爽。不過,表面上她還是和大家一樣滿臉迷惑,“如果真如諸君所言,康君效忠大昊多年,素來忠心耿耿的話,他有什麼理由背叛呢?”
“或許是有什麼誤會?”
那幾個人來顧昭這裡,也是想打聽訊息。
畢竟這個新上任的主簿出身高貴,與仲帥的關係似乎也不太一般,也許會知道些什麼呢?
見顧昭口風很緊,幾個人也都沒有離開,而是就在顧昭房間裡聊了起來。
反正上司被抓,大家都心思不定,也沒有什麼公務急著處理,不如互通有無。
“康迎江是長史,地位不一般,如果沒有什麼證據的話,恐怕是不會這樣公開把他綁起來帶走的。”只是這一會兒的功夫,司戶對康迎江的稱呼就變了,從之前帶著尊敬的“康君”變成了直呼其名。
顧昭目光一閃,眼角餘光觀察著其他三人的反應。
沒有一個人對這種變化表示不滿。
雖然鬥川關中已經有不少北安人為東昊方效力,但是仲帥府這樣的核心區域,北安人還是很少的。
大部分北安人都只是在府中做些粗活兒,而能夠成為上層官員的,也只有康迎江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