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梵蒂岡,總是要看看羅馬。
羅馬是世界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從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上說,沒有幾個城市能跟它相比。羅馬城的歷史,不是三兩句話說得清楚的,從頭說到底也未必有趣,只要想一下在公元249年這裡曾開過慶祝建城一千周年大會,就足夠使人驚歎。
漂亮的拉貝達問我先看哪裡,我就從這個城市最初的奠基地看起,她領我上了一個小山。這地方叫巴拉蒂諾。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羅馬的開創者羅莫洛就是在這地方趕著一群白牛犁出羅馬城的基線的,到今天這裡也還得算作是市中心地帶。站在古城基上往北看是市政府大樓,往東看是高樓林立的建築群,山腳下就是我們在照片和畫報上看熟了的古羅馬鬥獸場,它的正式名字叫高樂賽(這名字不好記,咱們還是叫它鬥獸場得了)。站在這山頭,人們似乎看到了從公元前700多年建成的方城到今天成為現代國際都市的整個發展過程,經過兩千多年風風雨雨,人們仍沒忘記它的奠基人,“羅馬”這兩個字就是從“羅莫洛”來的。
古城,中國的外國的,我參觀過幾個,可像這樣不僅知道建城年代,連月份日子都清楚的這還是頭一個。得承認人家不僅也重視歷史傳統,而且比我們考察得深入,記載得詳細。從這山頭望下去,數不清的歷史遺址都在眼下,和我們相比,他們的古建築物完好得多。這是他們佔了一個便宜。他們祖先搞建築專用石頭,石頭比木材結實,儘管也經歷了火燒,人毀,地震,戰爭,可要把它全部從地面上清除乾淨卻不容易,我們的建築以木結構為主,龐大的阿房宮被楚霸王一把火就燒得一乾二淨;精緻的圓明園,英法聯軍一把火之後就剩下了模仿義大利建築的幾根石柱。
站在這小山上,禁不住發點思古之幽情,想到兩千多年的歲月裡,有多少輝煌、壯烈、喜慶和陰險、血腥、悲慘的戲劇在這個舞臺上演出和落幕,有多少英雄志士,像流星一樣升起、發光而又消失,這些遺蹟只是他們存在過的一點物證,留給後人作些深思,作些反省。
我從這些遺址中看到美和智慧,也看到了太多血和火。
羅馬,它一開始就不是在和平中誕生的。
建造這城的羅莫洛和他的孿生兄弟的先祖是有名的希臘特洛伊的王子,特洛伊城被敵人用木馬計攻破,這位王子逃到了臺伯河入海口的地方,幾經曲折在那裡又建立了阿爾巴城,傳到羅莫洛外祖父為王時,王位被他外祖的弟弟阿姆得奧篡奪,這位叔外祖父聽說自己的侄女生了個雙胞胎,立刻下令趕盡殺絕,他們的母親被殺了,孿生兄弟被裝在筐裡扔進了臺伯河裡,想叫他們餓死或淹死,只是碰巧臺伯河水位下降,小筐擱淺在河灘上,又碰巧來了一隻母性極強的母狼,把他兄弟倆用狼奶餵養起來,他們長大後殺了那個篡位的叔外祖,把被趕走的親外祖接回阿爾巴,親外祖就把這座山周圍的地方封給他們,可是弟兄倆為誰當這國土的王又爭了起來,據說天意本是叫羅莫洛稱王的,可他那孿生兄弟不服,兩人爭執的結果是羅莫洛又把他兄弟殺了,這才動手開創這羅馬城。從這一天起羅馬就開始了和平與戰爭、創造與毀滅的迴圈反覆,並在這迴圈反覆中成長壯大。
現在的羅馬已是美麗、繁榮、熙熙攘攘的世界大都會了,我不知道怎麼形容它好,可以說它是鮮花城市,這裡處處是鮮花,每個廣場,每個公園,以至每個視窗,每個陽臺都佈滿了鮮花;可以說它是個清泉城市,因為它到處有泉水,大的噴泉可佔地幾百平方米上千平方米,小的只像個郵筒似的立在路邊;也可以說它是雕塑城,凡有建築物處必有雕塑。博物館、美術院,街頭小巷無處不在,大到幾十上百組成一個雕塑群,小到不到三刀兩斧在噴泉的出口處弄出個寫意的造形;你還可以說它是時裝城,美食城,工業城,文化城……
但我最深刻的印象還是它為歷史作的旁證。這不僅是義大利人的,而且是整個人類歷史旅途上的足跡。它給人的滄桑感勝過其它。
遺蹟中有好多凱旋門和紀功柱,那是用美和智慧為血與火作的讚歌。
在著名的帝國大道兩端和周圍,就有三個凱旋門,北端是塞維羅凱旋門,本來記載著塞維羅皇帝和他兩個兒子的戰跡,可是皇帝死後兩個兒子內訌,一個把另一個殺了,並且從凱旋門上鑿去了他的名字,所以現在上面只有一個兒子的名字,另一處是一片鑿痕,而南端則是紀念蒂都皇帝東征耶路撒冷的凱旋門,上邊記載著這一場帶有毀滅性的征伐,不遠處又有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12年戰勝暴君的凱旋門。東邊特拉亞諾市場中心,豎著一根40米高的凱旋柱,柱上雕的是特拉亞諾大帝遠征多瑙河流域的戰跡,而圓柱廣場42米高的凱旋柱則又雕刻著安東尼大帝遠征不列顛的圖景……
凱旋門和紀功柱是羅馬取勝的紀錄,但也還有另一面的紀錄:稍一回頭你可又看見這邊是410年8月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破的突破口,那邊是455年北非汪達爾人佔領羅馬留下的廢墟,前邊殿址則是日爾曼人在此為王時的遺存,後邊的石級是拜佔廷軍隊用刀刻下的傷痕……
人類的祖先就是這樣邊建設著邊毀滅著這個世界,邊發展著邊廝殺走過來的,這一切雖是不可避免的,是不幸的,但這還不是頂點,更為不幸的旁證怕還得算羅馬鬥獸場。
這鬥獸場從照片上,畫幅上,電影上,人們都看熟了,是夠壯觀的。它名叫高樂賽,意思就是“巨大”,在公元一世紀時用了8萬名奴隸,耗了8年時間才建成,佔地2萬多平方米,周長527米,牆高57米,外牆完全用大理石砌成;內部用條石、三合土等作心,內牆面也用大理石罩面,石頭與石頭之間用鐵條扣緊連成一體,上下分4層,每層都用巨大的多立斯式,哥林多式等圓柱半圓柱隔成一個個包廂,光拱門就有80多個,當初每個拱洞中還塑有高大的人像一座,這座龐然大物高大、雄渾、穩定、完美,是力量、智慧、耐力結晶體,稱得上世界奇蹟,以至於一位古代作家說出這樣的預言:“有高樂賽就有羅馬,高樂賽滅亡之日就是羅馬滅亡之時,那時就是世界的末日。”
但只看外表,只把它當作美的符號是不夠的,要進到裡邊看看,才能看到它血腥的內涵,才能知道人類有過多麼可怕的過去!這麼宏大一座建築是幹什麼用的呢?這是看人和野獸角力的地方,是拿人的生命取樂的所在。
在鬥獸場的地面下,有隔成一個個方塊的石頭牢籠,那就是關野獸和關奴隸的地方,競技之日,當看臺上的8.7萬座席,按皇帝、議員、貴族、騎士等品級把各自的包廂全坐滿,鮮果擺好了,酒杯斟滿了,一聲號角,咆哮著的野獸和戰悚著的奴隸就被人用皮鞭從相對的兩個門洞裡同時趕上場來,開始人與獸之間殊死的搏鬥,觀眾在血光中喝彩,在死亡前歡笑,一個奴隸被撕碎了再拉上一個奴隸,一頭野獸被搏倒就再趕出另一頭,沒人關心有多少奴隸在看臺的歡聲笑語中被撕碎、吞吃;但是在一個檔案裡卻紀錄了一次角鬥中被殺野獸的數目,記得是在公元249年為慶祝羅馬建城一千周年的那次角鬥,那一天被殺的野獸共有32頭大象,10頭老虎,60頭獅子,20匹野驢,40匹野馬,10匹斑馬,10只長頸鹿,10只大鹿,6匹河馬……這血淋淋的數字是用多少人血寫成的?是人殺人還是獸殺人?為了自衛與人搏鬥的四足動物和坐在看臺上為取樂而製造廝拼的兩足動物,哪個離文明更遠,哪個更缺少人性?從這裡我們才更能明白,為什麼古代史上人類最大的一次起義是從這裡開始,明白斯巴達克斯的名字為何永遠被人紀念!
人是從血泊中覺醒,並學會用血去爭取得生存權利的,世界就這樣發展進步起來。但我想,只有當人們不必再被迫用血去保護自己的生存權利,用血去爭取進步和發展,而學會用和平的、探討的方式解決人類自己的問題時,這世界才算最後脫離了野蠻時期。
我上邊講的羅馬印象未免沉重,而且過於嚴肅,其實羅馬給我的印象也並不都那麼沉重而嚴肅。
我還逛了兩個市場,一個古市場,一個是現代的星期天市場。
先說現代的這個市場。
羅馬這地方有一點跟我們大不一樣,它越是假日,市內繁華大街上人越少,有的商店乾脆不開。理由挺簡單,你買東西的人休息,我賣東西的人也要度假。從這點說,跟咱們有的商店開門關門時間跟政府機關上下班時間一致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羅馬人也有點不同處,那就是他們不僅大部分人有私家汽車,而且不少人在鄉間有別墅,假日他們開車去鄉下度假,並不想佔這個時間買東西,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鄉間別墅,總還有人要在休息的日子買東西,於是便有假日市場這玩意。
我們在一個星期天去了羅馬西南波爾塞城門外的最大的假日市場。說假日市場咱中國人有點不習慣,按咱們的叫法該叫作自由市場或集貿市場。
這市場很大,完全露天。周圍足有幾里地方圓,吃穿用具,什麼都有。義大利皮鞋出名,本是指那些著名的名牌商店產品,到了中國,連假義大利皮鞋都成了時髦貨,成為新潮青年的熱門貨,這貨攤上的皮鞋究竟還是真正義大利產品,而價錢可比名牌商店便宜不止對摺。更何況還有西裝、T恤之類,義大利人也不個個都穿名牌,我們一塊來的朋友更有買便宜的真正外國貨的熱情。所以我們逛得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