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不是月色如霜,是鹽霜如月。
————————————
自瑰清悄無聲息歸家之後,皇宮便新設了兩條規矩,一是宵禁時間提前一個時辰,二是夜間不再有禁軍和武人巡視。
顯然這兩條規矩自相矛盾,既然要加強皇宮夜間的治安,延長宵禁時間,不是應該增設巡視的力度嗎?反之,如果皇宮不再用巡視,又為何要延長宵禁時間?
當然,所有的宮中貴人即便絞盡腦汁,都不會把此事和公主殿下聯想到一起,除非他們知道,這位冰山美人的公主便是萬年前能與神道分庭抗禮的酆都之主。
而之所以要立這兩條規矩,有兩點原因。
一是坐鎮皇宮的聖人再度更變,起初是八境巔峰的秦芳,她修為散失之後就由國師坐鎮,如今瑰清歸家,大靖王朝橫空出現一個“十二境”,可謂真正無敵於人間的存在,所以她自然接替過“坐鎮聖人”一職。
也正因如此,她能清晰地感知到皇宮的一切,何處何地,掌觀山河,一看便知,故而不再需要禁軍和武人的巡視。
至於這些禁軍和武人,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已經被悄悄藏匿起來,另有他用。
這也是第二個點原因。
瑰清歸家的當天晚上,秦芳、國師、蓮花冠道人,這三位棋力至高之人密謀在一起,商議並決定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
“修建一座酆都京。”
按照這三人的推演,神道共主登天之後,想要重塑神道,至少需要百年時間。
人間萬年才拔出的高度,比起百年光陰唾手可得的神道,就好像是螻蟻和巨人的差別。
故而百年之後,人間如何保全自己?
修建一座酆都京,讓整座京城變成一座“小酆都”,再由純粹人性的酆都之主來坐鎮,這便是辦法。
秦芳思量許久之後,找到瑰清談論此事的時候,後者想都沒有想,給出的回答便是:“女兒正有此意,如果今天孃親不和女兒講,日後女兒也會主動與孃親說。”
所以四人皆有此想法之後,酆都京便開始悄悄修建,且不是城中修城,不是城外修城,而是一次更震撼的,更無法想象的浩大工事。
整座京城的地底,全會被鑿空,然後大興土木。新建的酆都京,無論形制,規模,都會和地上的京城一模一樣。
這項為了對抗神道的百年大計,想要付諸實踐可謂難如登天。即便把開工動土之後可能遇見的諸多問題通通省略,還存在兩個最致命的問題。比如勞民的人數明顯不足,再比如加重財政負擔。
細說前者,光靠禁軍和武夫顯然不可能完成一座地下之京的修建,必須要徵召民夫,這一舉動無疑會招來民間的怨言。而且即便徵來了數百萬的民夫,就怕“天機洩露”,被神道共主知曉,所以這些民夫,也許最後的下場便是被“殺之”。屆時天下民怨,覆舟四起,大靖王朝極有可能還沒堅持到“天劫”,就遭遇到顛覆江山的“人劫”。
再細談後者,大靖王朝一直以“休養生息”為基本國策,吏政清明,收稅較低,故而一向國庫財政不多,至少不是金山銀山,倚疊如山。大靖王朝現今的財力,完全承擔不起這一項猶如無底洞的巨大工事。退一步講,即便能承擔起,巨大的財政花銷是不可能藏匿得住的。“天下各地每年都納稅,銀兩一車一車往國庫裡堆,怎麼年年統計下來反倒少了?”這是建立在能夠承擔起財政花銷的基礎上,戶部極有可能在朝廷上,在文武百官面前,講於皇帝聽的質問話語。
歸根結底,想要以一國之力,與煌煌如大日的神道對抗,未免還是太難了。
但如果一國不行,那麼兩國呢?
這句話是瑰流問出口的,這也是瑰流留在大奉王朝不歸家的原因。
他早就聽瑰清說過想修建一座酆都京。
而這個男人的想法很簡單,幫大奉皇室打退叛軍,然後再覆滅大奉皇室,最後扶持真正的大奉正統皇帝。
且他心裡已經有了初步的人選。
大奉正統,帝師之孫,張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