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柯山腳下,客棧先前被一刀劈壞,吳佩弦如今置身一處臨時搭成的小竹樓。
坐在三樓閉目凝神,明媚陽光傾瀉,古劍扶乩橫在膝上,他身邊坐著一個姿容極美的女子,眉心點綴鳳尾,氣質遠超俗世之人。
美人評第十二,這般天香國色之姿,其真實身份是皇后娘娘暗插在吳佩弦身邊的棋子。
這些年一直隱忍蟄伏,次次傳回重要情報,尤其是將吳佩弦手底下的軍中統領調查清楚,可見她功績何其之大。
本來,她應該代替桃枝,成為太子殿下身邊的四大丫鬟之一。只是她主動請求滲透到吳佩弦身邊,只為報殺父之仇。
只有她才知道,吳佩弦不是真的好色,自己之所以能夠留在他身邊,是因為自己長的像他病逝的妻子,僅此而已。
竹樓外,一襲雪白愜意躺在巨石上,睜眼直視陽光。
他又在想那位怯怯弱弱的姑娘了。
如果說瑰流和王姒之的愛情是富貴人家,那他和南詔公主的愛情就是小家碧玉。富貴人家的愛情牽扯到家族,故而即便熱鬧輝煌,但是難得自由,罪臣王家和帝王瑰家的婚姻,定會引起天下人的非議。小家碧玉的愛情,雖然看似籍籍無名,不像前者那樣被天下很多人關注,但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這位性子其實冷漠無比的拳仙,昔年殺人,絕不會有任何手軟,哪怕有女子抱孩子跪地求饒,哪怕有八十歲老嫗抱頭痛哭,都是直接一拳捶殺。直到他遇見了那雙杏眼柔弱的姑娘,像是潛移默化般,也學著她變溫柔了許多。如今天下盛傳一句話,“拳有飄飄白衣”,不僅是說他喜歡穿一身雪白,拳法超絕,更是側重於“飄飄”二字,儒雅溫潤如君子。當年江南道天災,暴雨連下整整一個月,水面高出地面數丈,不少人被淹死,因為顆粒無收,事後還引發了巨大饑荒。如若不是有位拳法宗師一拳又一拳將雨水打散,恐怕江南道還會死更多的人。那位白衣宗師就站在暴雨中,打拳整整一個月,最後氣力枯竭,差點就斷氣身亡。等他再次出現天下人的視野裡,赫然位列大靖王朝的武評第十二,評語只有寥寥四字,但無人不心神搖曳,正是“白衣拳仙”四個字。至今江南道都有一座小寺,裡面不供奉鬼神,唯有一座暴雨打拳之姿的塑像,正是為姚眺而建。
前半輩子練拳殺人,自認鐵石心腸,這後半輩子,什麼白衣拳仙,什麼武評宗師,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他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容納一個她。
當初謝觀照找到餃子攤的時候,向他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愛情是什麼?
而姚眺給出的答案很有意思。
愛情是一碗餃子。
有些人喜歡吃皮,有些人喜歡吃餡。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自己吃的開心,就好。
為此,生性木訥且不精通除劍道外任何事的謝觀照,竟找吳佩弦解惑。
然而吳佩弦沒有回答他,而是自顧自的說了這樣一番話。
“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酴醾落盡,猶賴猶落花。”
謝觀照聽的更是一頭霧水,又回去將這三首詩原封不動念給姚眺聽,結果被姚眺好一頓哈哈大笑,還蓋棺定論說了句:“你啊,真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糟蹋了這麼好的詩,簡直對牛彈琴了。”
但姚眺也不是完全取笑謝觀照,因為他知道吳佩弦說的第三種愛情,恰恰正是自己。
美中有不足,是件可惜事。但是比起前兩種,或是比起那位太子的愛情,那簡直是人間萬幸。
竹樓裡,女子素手沏茶,然後側身對著男人,雙手捧起茶杯,並不說話。吳佩弦睜開眼睛,拿過茶杯,忽然雙手顫抖,差點就沒有拿穩,下一秒卻微微一笑。
女子表面默不作聲,俏臉平靜,但內心早就已經驚濤駭浪。自己跟隨他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他剛才那種驚愕震撼的表情,甚至他連茶杯都差點拿不穩。剛才那一瞬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姚眺緊繃到極致的身體逐漸放鬆下來,瞬間至巔峰狀態的拳意也緩緩消散。
剛才那一瞬間,謝觀照差點就要使出十二分氣力出劍。
這時,一個年輕道人毫無徵兆出現,輕輕叩響頭上蓮花冠,微笑道:“哎呀好險,終歸是趕上了。”
他看向躺在巨石上的那襲白衣,像是在和舊友打招呼,“姚眺,好久不見。”
謝觀照看向這個蓮花冠道人,眼神複雜。
剛才那一瞬間,巨大威壓轟向這片小天地,毫不誇張說,就像是整座梵柯山重重壓下來,帶著毀滅之意。
所以自己才差點就要出力十二分。
姚眺也才瞬間攀升拳意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