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這種東西,說有成本就有成本,說沒成本基本上也就等於沒成本。
不過開門做生意,哪怕是自家種出來的東西也得算成本。
種子、水、肥,還有人工,這些看似不算什麼,但也不能忽略掉。
尤其是現在每天還有柱子送菜過來,再怎麼樣一個月的二十塊錢跑腿費是少不了的。
可不管怎麼樣,只要每天至少賣出去三十碗,大哥和二哥每個人分到的錢就不會比在餐館裡幹活少。
只要麻辣燙開起來了,面對的可就不再只是一箇中午的飯口時間。
這東西不挑時間,開火煮開燙熟也用不了多久,完全可以做成全天的生意。
而且現在嘗過了味道,再聯想到前世所看到的那些麻辣燙火爆的畫面,林晚晚堅信這一桶金,她家賺定了!
林強和林林完全沒意見。
在他們心裡,小妹那就是最聰明的人,他們只要乖乖聽小妹安排,準保能賺錢就是了。
林晚晚又叮囑了一番,諸如東西貴了就少放一些,東西便宜了多放一些,總歸總量不變,至於各種東西的份量則是根據成本來決定。
這倒不是什麼奸商所謂,而是很正常的計算成本。
沃桂蘭這些年一直掌管家裡的錢,被自家閨女這麼一說,在心裡算了算,不由得驚呼道:“要是這麼大一碗賣三毛錢,那利潤可至少得有一毛五啊!”
和幾個兒子不同,沃桂蘭知道多少面能出多少麵條,煮熟後又能佔多少分量。
還有那些青菜,雖然她不買,但老疙瘩每天買回來的菜都會把價格報給她。
時間一場,沃桂蘭自然而然的也就知道該怎麼算成本了。
一碗麻辣燙,半碗麵條,剩下的一半得有湯有菜,真正算下來最值錢的反而是麵條。
可麵條是自己家裡人和麵擀出來的,除了費點力氣外,也就是麵粉和水的成本。
如今他們開店用的麵粉因為用量比一般人家多,所以價格上反而能便宜不少。
這麼算下來,說是一毛五的利潤那都是她往少的說了。
真要操作明白了,不說有兩毛錢的利潤,但一毛七、一毛八還是能有的。
林晚晚偷笑。
自家老媽算得還真快。
麻辣燙這種生意,就算是單獨租個門店,將房費全算進去,那也至少有一半的利潤。
如今房費這一塊的成本等於不存在,所以能有一毛七或者一毛八的利潤可不就再正常不過了?
其他人全都聽傻眼了。
本來他們以為開餐館就已經夠賺錢了,不曾想煮麻辣燙的利潤竟然更高。
林晚晚瞧著自家大哥和二哥近乎呆滯的表情越發想笑,清了清嗓子,故作淡定的說道:“大哥二哥,你倆好好幹,要是幹好了,估摸著能比咱媽這小餐館更早買個房子開店。”
“啥?”
林強的眼睛瞪得溜圓:“小妹,你,你說的啥?”
林晚晚撇撇嘴:“我說買屬於咱們自己家的房子開店,到時候沒有房租成本,賺的只會更多。”
猶豫了下,林晚晚沒再提起動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