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五月,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引起社會的廣泛的討論。
下半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是一次偉大的歷史轉折!一次偉大的覺醒!是孕育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
那天,廣播公報的聲音響徹家家戶戶,刊載公報的報紙在街頭迅速銷售一空,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時間不語,歲月無聲,卻回答了世間所有的問題。
次年二月份,即1980年2月,冬季奧運會在漂亮國舉行,這是我國在恢復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後的首次出席,共派出28名運動員,即便無一人進入前六名,也振奮了一干以奧運會為目標而努力的運動員們。
如鍾萬軍,衛雪君等。
同年七月,奧運會首次來到社會主義國家。
同年八月,經濟特區設立……
九月,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第一架大型遠端噴射客機運10首次試飛成功……
……
次年三月,即81年3月,我國男子排球隊在世界盃排球賽亞洲區預賽的關鍵一戰中,先輸兩局,後奮起直追,連扳三局,終以3比2戰勝當時的南朝鮮隊!
取得參加世界盃排球賽的資格!
當時的北大校園一片沸騰,學生們不約而同地湧出宿舍樓,越聚越多,最後大家索性把掃帚點著當火把,進行遊行。
蘇瀟瀟那時候正在學校休息,或者說,就是等著這時候,這歷史性的一刻自然要親眼目睹!
她不是沒有上過大學,不是沒有去過北大,可現在的北大是以後所不能比的。
這時候的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這時候的同學們想要的,就是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而以後的很多大學生少了這種指點江山的意氣,目標也變成了成為萬戶侯。
若這是少數現象,那就是個人問題,多了就是時代問題了。
不能說以後的大學生不好,而是現在的大學生太過於優質!
蘇瀟瀟這幾年當助教,也被迫和他們捲了起來,她大小也算個老師,免得學生隨口一個問題都解答不了,多丟面子。
但她還是表示,這時候的學生太厲害,卷不過!如飢似渴已經表達不出來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望,三月不知肉味才能勉強表述。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形容,同學們對於伙食還是有要求的,剛入學那段時間伙食沒有跟上來,同學們甚至貼出來一個標語:培源不如元培!
直接指向現任校長培源同志。
培源能忍嗎?雖然元培同志很厲害,但也不能直說啊,他大小還是個院士,在他的干預之下,食堂有了很大的改善。
這就是大學生們啊!
年輕活力且富有開拓性!八大美德,拿捏住了。
這次的遊行活動也是充滿著激情,如果不是宋廈當時拉了她一把,她可能也就點個火把跟著去了!
這是什麼,這是青春啊!
當時的情況十分熱鬧,大家都非常激動,都在喊‘祖國萬歲’、‘國家萬歲’,這樣這樣的話特別能表達出當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