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兵種,是李恪經過深思熟慮後,增加的兵種。
很多特殊任務需要的不是人多,而是需要關鍵的能力,比如獲取情報,這個能力,對現在的李恪來說,很是重要。
他將一部分細作安插到全國各地,開始蒐集各地的情報。
同時,他也將目光盯向了遠在西邊的吐蕃王國。
吐蕃王國,一直是大唐的心腹大患。作為後世而來的人,李恪深知,終唐一朝,吐蕃都是大唐難以徹底消滅的心頭刺。
從李淵一路到最終大唐終結,吐蕃都在與大唐不斷髮生戰爭,這其中有甜蜜的和平時光,但更多的時候,雙方都是兵鋒相對,運籌謀劃,彼此鬥爭著。
從突厥到土谷渾,再到高句麗,唐人滅了一個又一個強盛王朝,但一直難以征服吐蕃。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大唐實在太大了,無法全力調兵對付吐蕃,只能從調動西面的兵力與吐蕃交鋒。
二則是吐蕃實在太高了,海拔地勢太高,這對於以平原部隊為主的大唐來說,實在是個大難題。
高原地區,氣候環境與平原大為不同,尋常人上去,連喘氣都費勁,就更別提打仗了。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吐蕃一直是大唐的眼中釘,肉中刺。
但李恪怎能接受這樣的局面?他可不願意自己的西邊一直有這樣一個強敵存在,威脅著蜀地的安全。
況且,他要向西發展,解決掉吐蕃,也是當務之急。
所以,李恪暗中派人探查有關吐蕃的情報,得知了一個好訊息。
吐蕃與更西邊的象雄王國,正在進行曠日持久的大戰。那象雄王國對吐蕃是恨之入骨,大有要滅其國的意圖。
得知這個訊息,李恪當即派人前往象雄王國,聯絡他們的國王。
此前因為準備修建公路的緣故,李恪早已往象雄王國那邊修建了用於運輸工具的秘密道路。
這一回,這條秘密道路起到了關鍵作用。
細作順著這條道路,給李恪帶來了象雄王國的特使。
在成都,蜀國的王府之中,李恪會見了這位遠道而來的特使。
“尊敬的蜀王,我是象雄國王派來與您會談的特使,穆罕默德·吉爾布茲。”
這特使漢話說得不錯,但長相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他一副阿三皮囊,眼窩深陷,鼻樑高挺,再配上微黑的面板和肥胖矮厚的身形,實在是不怎麼好看。李恪甚至覺得,這大唐最醜的男人,也比他要英俊瀟灑得多。
“你好,特使朋友,我想我的意思,貴國國王已經很清楚了!”
李恪請他就座,與他商討合作事宜。
“不錯!我國國王聽說蜀王想要攻打吐蕃,很是高興。我們象雄王國與吐蕃之間的關係,您應該是很清楚的!”
那特使道。
李恪當然清楚,否則他也不會派人跑那麼老遠,去領這特使回來了。
所謂遠交而近攻,這吐蕃是李恪的心腹大患,更是象雄王國的心腹大患,他們兩國有共同的目標,要商談合作當然是事半功倍。
“我自然知曉,所以,我的意思是,咱們雙方約定一個時間,共同對吐蕃發動戰爭。”
李恪的想法是,自東西兩面同時夾擊吐蕃,讓吐蕃腹背受敵、應接不暇。
象雄王國一直與吐蕃打仗,他們肯定是願意的。
“這自然是極好的,那麼蜀王希望定在什麼時候呢?”
果不其然,那特使一聽李恪的話,登時便露出喜色。
李恪思慮片刻,道:“半年吧!咱們以半年為約,半年之後,共同進攻吐蕃!”
他需要半年的時間,來發展生產,同時訓練部隊。待一切準備就緒,再行攻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