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群臣於長安皇宮之內,不斷地勸著李世民要忍耐,要堅忍,要臥薪嚐膽的時候。
什麼計謀都用了出來,唯獨沒有人提起西南的強大蜀軍。
而就在這個時候,茂州,文山縣。
李恪佈局用來北上支援長安的七萬騎兵的大營,還籠罩在黑暗之中。
“看,狼煙!”
“長安方向的,王上之前說的事情,成真了!”
哨兵們最先發現了北方傳來的狼煙,並且按照狼煙的規格判斷出了是長安的烽火訊號。
李恪早已下令,一旦看到長安的狼煙,馬上直接北上,李恪會自己帶著衛隊策馬趕上來匯合。
馬劉志這會兒正磨挲著手裡的鋼刀,這是上次與關隴鄉紳征戰之後,李恪賞給他的。
“將軍,長安方向傳來狼煙!”一個哨兵這時前來通報。
“真的?”
馬劉志站起身來,他將手中鋼刀一收,問道。
他如今已被李恪封為劍南道折衝將軍,統率七萬騎兵駐兵文山縣。
“千真萬確!正是長安方向來的狼煙!”那哨兵應道。
“好!王上果然沒有算錯!”
馬劉志一捏拳頭,興奮道。
當李恪令他隨時準備北上支援長安時,馬劉志心裡尚存疑慮,他不相信蜀王殿下真能有這等未卜先知的神通,可事實再次打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蜀王李恪,當真是算無遺策,智計過人!
“兄弟們……”馬劉志不再猶豫,他舉刀朝天,大聲呼喝,“王上有令,我等即刻舉兵北上,馳援長安!”
“舉兵北上,馳援長安!”
“舉兵北上,馳援長安!”
眾將士震聲附和道。
震天呼喝聲中,騎兵部隊迅速收整行囊,打馬北上。
騎兵部隊在文山縣駐紮,為的就是這一刻,所以此刻聽到出發的號令,眾人行動迅捷無比,不消片刻,整支部隊就已動身開撥。
一列列身披銀色鐵甲的騎兵排列整齊,井然有序地朝北進發,這場面,當真如一條亮銀色長龍,自文山縣騰空而起,直直向北飛躍而去。
馬劉志當先引領,正是這長龍的龍頭。
他此刻很是興奮,李恪對時局的準確判斷,給了他無比強大的信心,他堅信此番北上,定能建功立業,揚名天下。
而在馬劉志之後的眾多騎兵,也皆是鬥志高昂,精神勃發。
自從遇上李恪,他們已由最初受人欺辱的泥腿子,搖身一變,變成了如今威勢震人的騎兵部隊。
而此刻,他們將要遠馳長安,殺敵建功。一旦此戰功成,他們將會成為聲震大唐的王牌部隊。
這種由地及天的飛躍,正如此刻這支騎兵部隊一般,乃是蛟龍騰飛之勢。
而論及這一切的源頭,正是蜀王李恪的到來。
“蜀王殿下果真是能人啊,居然那麼早就判斷出,突厥人將會進犯長安。”
佇列中,一個騎兵感嘆著。
他早先只是出於對上峰命令在此守候,但心裡卻不曾相信突厥人當真會進攻大唐,但此刻,他不得不徹底折服於李恪的算度。
“那是自然,咱們殿下何等機敏?那長孫丞相算是大唐一等一的能人了吧?不還是被咱們殿下拿捏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