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第三節,雙方不僅拼防守、拼進攻,更拼籃板。
小球時代,中鋒和大前跑出去投三分很正常。
教練看到也不會說什麼,還會鼓勵內線去投三分。
而在大球時代,在2008年,一個內線球員跑出去投三分,會被罵死的。
教練罵你就算了,主要是球迷跟著一起罵。
大罵你不務正業,一個內線跑出去投三分?
找死不成?
這個年代,主要打陣地戰,大家都堅信距離籃筐越近,進攻效率就越大。
而籃板,就成為重中之重。
所有強隊,都很注重防守和籃板。
馬刺、湖人皆是這樣的球隊。
姚明壓力很大,在內線跟鄧肯、法布里西奧拼搶籃板球。
阿聯還太嫩,無法給予姚明太多幫助。
倒是林峰和科比站了出來,只要有籃板球,兩人豁出去了,進入內線靠著肉搏戰拼搶籃板。
在後世2010年,科比手感全無,奮力搶下15個籃板。
今晚這場西決G4,科比的籃板意識同樣給力。
馬刺隊打鐵不進,他立即搶下籃板。
自己帶球推進,到了弧頂位置,由姚明擋拆,吉諾比利沒有跟上。
內線有鄧肯補防,面對鄧肯,科比不怵。
加速突破一步,急停跳投。
鄧肯以為科比要突破,身體慣性導致往前衝。
然而科比不按照常理出牌,在中距離,直接上演急停跳投。
“Kobe面對蒂姆的補防,沒有繼續深入衝擊籃筐,而是打出急停跳投。”
“Kobe在這場比賽裡很拼,籃板球已經入賬8個了,全場結束,估計Kobe至少能搶到10+籃板。”
“而在進攻方面,Kobe也變成那個嗜血黑曼巴,在馬刺頭上砍下20分,看看這一球如何…”
“BANG!”
科比急停跳投,打了個鄧肯措手不及。
他極力封堵科比的進位突破,根本沒想到科比會直接急停跳投。
被科比一晃,差點摔倒在地。
這球科比的出手點很高,鄧肯是完全無法蓋帽的。
就聽一記清脆的沙沙聲,那是籃球與籃網摩擦的聲響。
科比中距離急停跳投打進,為湖人隊再添兩分。
局面被湖人控制下來,馬刺隊落後七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