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
李志點頭道,觀茶之色,品茶之香,品茶之味,宸山小種皆是難得之物。
葉宸笑了笑,在櫃子裡拿了個茶杯出來,熱水洗淨,取出龍團勝雪和乳酪……
“真正的龍團勝雪,估計誰也不知道什麼樣子。我只能根據大概的工藝和史書記載,以及我老爺做過的龍團勝雪,將它做了出來……”
李志看了過來,神情一怔,看著凝膏一樣的茶團和白色乳酪:“龍團勝雪,哪個?”
“表面淡白裡面青黑色的這塊。”
“龍團勝雪不是茶葉?”李志聽說過其他製茶師傅製作過龍團勝雪,取茶芯壓榨成茶杯,實則還是茶芽,哪像葉宸拿出的這塊的東西,凝膏一樣,像極了茶膏。茶膏這個東西是YN特產,喬木大葉種茶也經過加工和發酵,透過特殊方式將茶葉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類出來,再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加工,還原成為更高一級的固態速溶茶。
茶膏,看起來就這個樣子。但通常的茶膏是黑色和黃褐色,不新增染色劑的情況。葉宸拿出來的茶膏,表面光潔淡白,像覆蓋了一層霜凍,切口處是青黑色……
“宋朝的名茶……”葉宸看李志似乎不是太懂,解釋道:“宋朝的茶是茶末……”
葉宸依舊昨日之法沖泡了一杯。
古書上明明有記載,茶品色白如雪,故名為“龍團勝雪”。但茶葉如何做得與雪一樣白……
葉宸看了‘龍鳳茶’記載,配料中有乳酪,但依舊做不出‘色白如雪’。茶末和乳酪,按照一定比例,簡單給李志沖泡了一杯……
忽然,葉宸看到杯子上出現細細的白色泡沫,整個人頓時愣住了。
原來……
龍團勝雪是這麼回事。
葉宸本身對茶葉算不得精通,懂得製茶、品茶,但茶葉考古這個事情,卻不擅長。
想通怎麼了回事,葉宸連忙告辭……
李志追了出來,問道:“你咋個回事?”
“龍團勝雪,茶品色白如雪……我知道怎麼回事了,明天再來。”
趙吉陽辦理了茶葉的檢測手續,葉宸拉著她,迫不及待的回到家中,從網路上翻出唐宋時期關於茶的記錄和詩句。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
唐代,煎茶煮飲。
唐代的蒸青綠茶餅,製作工藝大概是:“採”、“蒸”、“搗”、“拍”、“焙”、“穿”、“封”七道工序。比宋朝簡單很多了……
煎茶在《茶經》中有詳盡的記載,茶餅要先研磨成粉狀,過羅篩。煎茶的過程中還可以依照個人口感加鹽來調味。甚至,唐人煮茶一度喜歡往茶湯裡新增調味料,如鹽、蔥、姜或橘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