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葉宸讓利很多,但想要全部達到標準,採摘速度必須放慢很多。如一天能採摘八斤茶葉的熟練工,按照最精細的採摘要求,一天肯定採摘不到五斤。如果能承包茶山的採摘,對這些採摘工來說也不算吃虧,51畝茶園,足夠他們不間斷採摘到採茶季結束為止。
“那合同?”羅偉怔了一下,點頭道。
“也就一個多月的採茶季,訂一個口頭契約就行。但事先說好,如果達不到要求我隨時換人。還有工錢方面,一天一結太麻煩了,一週結一次賬如何?”
“行。我們瓦山人爽快,葉老闆怎麼說怎麼做,如果葉老闆覺得麻煩,等採茶節完了一次結賬也行。”羅偉看了看他的親戚鄉里,爽快的道。
小茶園一天一結賬,大茶園好多天結一次賬,也有一個月結一次賬的。
今天採摘的茶葉有163斤,支付的工本費就是五千兩百塊錢。葉宸看了看墊子裡的茶葉,羅偉想要和葉宸搞好關係,道:“要不然我們留下來幾個人幫葉老闆的茶葉炒了。”
葉宸笑了一下:“不用。老杆茶澀……茶山前兩批採摘的茶葉直接賣青茶。”葉宸讓陳康、羅成他們幫忙,將茶葉裝到長竹籠裡。用竹籠不用編織袋和麻袋是防止擠壓茶葉……
163斤,聽著不多,一批卡車卻裝不下。
長一米五直徑三十五厘米的長竹籠,裝了滿滿一皮卡車和一臺機動三輪車,送到蓮花村的茶廠出售。
茶廠有專門收購茶葉的部門。
清水村老茶山,很出名的。以前葉宸老爺管理茶山的時候,每天下午都有茶廠主動過來收茶。今年的茶園一直沒有形成規模的採摘,也就沒有人過來詢問了。
葉宸報出清水村老茶山的名字,茶廠的廠長親自過來了,看葉宸出售的茶葉:“第一批茶葉?”
“第一批。”
“芽小,葉子飽滿,茶梗脆透,還算不錯的茶葉,32一斤怎麼樣?”王廠長商量的道。
“35。”葉宸討價還價道。
“那老茶山以後的茶葉我們茶廠包了。”王廠長捏碎了茶葉,聞了聞。茶葉還是要到了一定年齡的老樹茶才夠味道,雖然是秋季的第一批‘老茶’,也好過很多新茶園的‘新茶’。
葉宸看了看他胸口牌子的名字,王建明,接著道:“我自己弄了個製茶作坊,只能再出售幾批青茶。”
王建明有些可惜,還是以每斤三十五塊的價格收下了葉宸的茶葉。
茶葉市場大得很,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製茶作坊而對茶葉市場造成衝擊,更不會影響了他們茶廠的生意。反之,葉宸如果能做出好茶,只會對蒙山茶行業起到推動作用。
買賣結束,王建明很有意思的拱手笑道:“我這裡提前恭賀葉老闆做出好茶,生意興隆。等葉老闆做出茶葉一定要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我們茶廠也收購成品新茶。”
“一定一定,也祝賀王老闆生意紅紅火火。”葉宸也笑著拱手道。
“我哪裡是老闆,打工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