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太空旅行別看現在天方夜譚,但是就在不久的將來,我相信及時是我們這些私人企業,也終有做到那一天!”
在一檔比較火熱的綜藝節目的錄製現場,一副外國人模樣的斯馬克,正有些激動的說道。
而坐在另一邊的,則是國內的一個商業大佬,為數不多現在勉強能跟王思明相提並論的商業巨頭的老總,楊青。
楊青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對斯馬克的話顯得有些不屑於顧:
“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要知道的,目前就算是你們科技發達的美利堅,想要再重新登月,登上太空,都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每一次將火箭發射到太空,都註定是一項極為燒錢的投資。”
“這麼說吧,哪怕你們國家發射火箭的成本較低,但至少也得要兩億美元打底。”
“並且這還是初步的估算,實際運用下來,只會更多!”
“而在我們國家,恐怕也得二十億人民幣打底,其他小國家就更不要說了。”
“這不是在投資,這就是在燒錢!”
“不對!你就算是把錢一張一張的燒掉,都沒有你這個所謂的太空旅行花的多!”
“將將其少的一部分遊客送上太空,體驗所謂的太空旅行,能有多少利潤?能夠賺的了多少錢?”
“怕是就連油錢都不夠的吧?就算你有錢,也不能這麼花啊!”
楊青的話引來了現場一些在座嘉賓的笑聲。
在座的嘉賓,大多也都是頂級的商業巨頭,雖說跟王思明、楊青相比要差一點,但也不算差的太多。
而他們的笑聲,顯然也是在極其的贊同楊青的話語。
什麼狗屁的太空旅行,就連國家都這麼燒錢了,更別說是他們這些私企了。
哪怕他們這些在座的人全部都加起來,也根本不夠幾次火箭發射到太空的費用。
“不,你們好不太瞭解,請聽我把話說完。”
斯馬克搖了搖頭,他的眼裡隱隱裝著星辰大海:
“最近,我們公司剛剛開發出來了一個最新最前沿的技術,名為火箭回收技術!”
火箭回收?
在座的各位大佬都在咀嚼著這略有些陌生的詞彙,看著斯馬克的目光滿是懷疑:
“火箭回收是什麼?”
馬斯克絲毫不慌亂的講解道:
“我們目前的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發射成本很高,也就是你們所說的,就算是我們國家,發射一次火箭成本都要在兩億美元以上。”
“而火箭回收不一樣,它可以把發射出去的運載器重新的飛回到原來的發射位置,用來節約成本!”
“這種可重複使用的運載器按照設計要求,太空梭除外儲箱為一次性,軌道器可重複使用100次,發動機可以使用50次,兩個捆綁助推器可以使用20次,這其中許多技術都非常先進。”
“這能讓我們發射火箭的成本大大的降低。”
斯馬克的臉上充滿了自信:
“我相信,只要這項技術研發成功並完全成熟的時候,火箭發射的成本會降低到你妹無法想象的程度!”
“大概,我有把握做到將成本控制在兩千萬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