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剪輯,後期的工作量非常大。
如今已經過去四個月的時間,凱爾文·布茲不敢有絲毫的休息,每天都在趕工。
“凱爾文·布茲導演,我們準備好了,可以開始嗎?”記者問道。
“開始吧。”
記者朝著攝影師打了一個手勢,接著說道:“歡迎大家收看《全球娛樂時報》的採訪,今天我們要採訪的人是凱爾文·布茲導演。”
凱爾文·布茲朝著鏡頭象徵性的揮揮手。
簡單的介紹之後,開始了採訪。
“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潘吉星2》開機有四個月時間了,請問還有多久殺青?這個訊息可以給一直關注電影的朋友透露一下嗎?”
“當然,自從開機之後,整個劇組都在認真工作,《潘吉星2》大概還有一週就可以殺青。”
“這部電影有沒有用到什麼最新的黑科技,可以給粉絲分享一下嗎?”
“.”
兩個人一問一答繼續進行著採訪。
在詢問了幾個與《潘吉星2》有關的問題之後,記者的話語中漸漸提起譚越。
“您知道譚越導演的電影也已經開機這件事情嗎?”
凱爾文·布茲點點頭,沒有說話。
記者看了一眼手中的筆記本,說道:“如果您的電影《潘吉星2》與譚越的新電影在同一時間上映,您覺得誰會獲勝?”
凱爾文·布茲先是看了一眼記者,在娛樂圈這麼多年,心中自然清楚記者的目的。
雖然話題有些尖銳,但他還是選擇了最直接的回答。
“我。”
“為什麼?”
凱爾文·布茲反問道:“如果有兩部電影正在上映,你只能挑選其中的一部觀看。一部是劇情片,一部是科幻題材的電影,你會怎麼選擇?”
記者一時沒有摸清楚凱爾文·布茲這麼詢問的原因,思索片刻道:“我應該會選擇科幻題材的電影。”
“這位譚越導演的電影是一部劇情片,而我的電影是科幻題材。”凱爾文·布茲解釋道:“科幻電影通常具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更震撼的視覺效果,這使其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吸引力。”
記者聽明白了,心裡非常高興,得到了想要的極具爭議性話題。
就剛剛這一段報道出去之後,一定會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記者接著說道:“網上很多人都在討論,大家都期待您與譚越導演的電影可以在同一時間上映,您有這個想法嗎?”
“當然,這也是我最期待的事情。”
記者激動的點點頭,說道:“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有沒有什麼話想要給譚越說?”
“不僅是我,還有很多人都在期待我們兩個人的電影在同一時間上映,希望這次有一個同臺競技的機會。”
簡單聊了兩句,記者高興的離開了。
凱爾文·布茲回到拍攝現場,組織人員繼續拍攝。
採訪當中的最後一句話,是他故意說給譚越聽的。
他擔心兩個人的電影無法在同一時間上映。
翌日。
《全球娛樂時報》第一時間就將採訪凱爾文·布茲的影片報道了出去,沒有進行任何剪輯。
凱爾文·布茲的回答正是他們想要的爆炸性新聞。
事實的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