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衛視,
總監姚崇辦公室中。
姚崇坐在電腦前,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
連續審了兩個小時的後臺郵箱策劃書,腦子還清晰,但眼睛跟不上腦子了。
不過,到目前為止,發到郵箱裡的策劃書,他都已經審完,之後也會有一些策劃書遞過來,但應該不會多了。
姚崇抬手揉了揉太陽穴,有些疲乏的狀態慢慢緩解。
畢竟是衛視新節目,有資格參與進來的策劃並不多,但這些有資格參加的策劃,卻是都一多半都參與了進來。
這也導致每一份策劃案都寫的還不錯,讓姚崇審起來更加的用心、費力。
姚崇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雖然他是衛視總監,但也覺得衛視競爭很激烈。
不過,競爭激烈不是應該的嗎?只有足夠激烈的競爭,才能有足夠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
想到優秀人才,姚崇就想起了譚越。
《今晚80後脫口秀》和《智慧樹》的大名,姚崇也是聽說過的,而且是名聲很響亮的那種。
這次按照臺長的指示,新節目的選擇儘量偏向《今晚80後脫口秀》這種型別的脫口秀節目。
只是這種型別的節目目前國內出現的本就很少,有成績的只有譚越做的《今晚80後脫口秀》一家。
而譚越也要參加這次衛影片道新節目總策劃的遴選,倒是挺出乎姚崇的預料。
不過,這確實是一件好事。
如果譚越的策劃案足夠優秀的話,他不介意走一下特殊,讓譚越直接空降到衛視做節目總策劃。
而且,據姚崇瞭解到的訊息是,譚越確實是一個優秀的電視製作人。
姚崇正想著事情的時候,電腦螢幕右下角突然有提示,收到一封新的郵件。
姚崇放下茶杯,拿起滑鼠,點開郵件看了看,頓時眉頭微挑,這是譚越發過來的。
姚崇立刻就來了興致,直接點開譚越發過來的這封郵件看了一下。
“《吐槽大會》?”
“節目以網路獨有的‘吐槽文化’為切入點,每一期節目邀請一位話題名人,讓他們接受吐槽和自嘲。”
姚崇微微點頭,覺得這個創意不錯,有點意思,心裡頓時有了繼續往下看得期待。
手指慢慢滾動滑鼠齒輪,仔細的看著這個策劃案。
“節目組邀請具有話題度的明星,加上嘉賓吐槽團,為觀眾們帶來一場‘笑果’不斷的喜劇體驗。節目組先劃定一個藝人邀請的範圍,劃定範圍以後會逐一進行溝通,從一開始就說明需要藝人面對的爭議話題。”
姚崇眉頭微皺,作為一個電視人,看到爭議話題這四個字,下意識的就要避開。
不過,爭議話題這四個字放在譚越的這個節目裡,倒讓姚崇更有了一種繼續看下去的好奇。
“如果藝人無法接受,就重新選擇他人。如果藝人接受,則從朋友的角度去溝通他可以被吐槽的心理邊界。”
姚崇停頓了一下,暗暗琢磨。
這個藝人邀請的範圍要定下標準啊,不然的話起不到效果也容易弄巧成拙。
不過姚崇擔憂的,譚越同樣都考慮到了,就寫在下面。
“明星的選擇標準,第一是不能是觸犯過法律、真正有‘黑點’的劣跡藝人;第二是選擇曾經有一些爭議事件的藝人。第三是公眾報道形象和自身真實形象有較大反差的藝人。最後是願意直面過去的爭議,走到臺上笑對吐槽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