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聊,可以不聊呀。”
“我是說,你的風格很犀利。”
“就是傻唄。”
“我可沒這麼說。還是說你的李清照吧。”
“喜歡聽啊。”
“你喜歡的,我都喜歡。”
“要不要再來一首?”
“有一句最著名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我只知道這兩句。把一種相思說的淋漓盡致。”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真是恰如其分。這種情懷是不多得的。你說當時他的靈感會是怎麼來的呢?”
“李清照她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計程車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悽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注重詞體協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並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看起來你對李清照是有所研究的。將來可以成為一個文藝的批判家了。”
“李清照的詞和她的人生經歷有關,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
“後來呢?”
“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沒有變故,創造不出偉大的文學家。司馬遷應受宮刑才著史記。”
“這種閨中的哀婉,你讓她成了婉約派的代表人物。”
“納蘭性德不也是婉約派嗎?”
“詞和詩不一樣的,就是這一點。詩以言志,此以抒情。是可以作為一種文種,光明正大的抒發豪情壯志。而詞是文人們打發自己的閒情逸致的。所以豪放派的詞人,其實是選錯了文種。”
“你在真是一種新鮮的論調。”
“是文人的一種開拓吧。所以你喜歡的辛棄疾,也有一大部分是這種卿卿我我的。但是豪言壯語的更多。當然了,豪放派的人也多的是,當代填詞的人,基本上都是豪放派。但這不是我們小女人所喜歡的。”
“承認你自己是個小女人嗎?”
“小家碧玉。”
“我看你的作派,倒是一個大家閨秀。特別是當你談起李清照的時候,侃侃而談。更像是一個文學積澱特別深厚的知識女性。”
“沒見面的話,人家以為我是一箇中年老太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