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3在月球上的儲藏量確實很大,可在土壤中的含量卻非常稀少。
簡單點說,想要開採月球上的氦3,最經濟的辦法就是想辦法在月球上建個提煉工廠,把氦3提煉出來,然後再運回地球。
地球上也有氦3,都是從石油中提取,只是太過稀少而導致價格高昂。
眾多因素加在一起,結論就是,目前開採月球上的氦3只有天神有機會,不過依然要往裡投入大量的資金。
地球每年所消耗的能源是一定的,氦3大批被開採回來,只會讓其價格下來,真正想靠這個回本,似乎不太現實。
算明白這筆賬,大老闆就不著急了,他讓陳辰自己慢慢來,千萬別把星辰集團給折騰垮了……
陳辰沒跟大老闆說月球基地計劃,基地是幹什麼的?就是搞研究和開採資源的。
別的國家想發展航空,然後像星辰集團一樣到月球採礦,所需要的投資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世界上任何國家和資本都玩不起這個!
不過星辰集團不同,目前所消耗的資金一共有一萬多億,等所有東西都搞定,包括火星基地建設完,估計總投資能有三到四萬億!
這還是擁有米國諸多成熟技術和星辰集團自產自銷的前提下,否則會更多。
天神發射火箭的成本其實沒有外界想象中那麼高,燃料都是自己生產的,而生產氫的能源是海中電能和核電,這些不是沒有本錢就是成本極為低廉。
火箭本來是要成本的,可天神偏偏用的是成熟的火箭回收技術,這就又節省了一大筆成本。
那這筆賬就可以算算了,前期只需要投入固定資金建設太空基地和月球基地就行,後期就會有大筆的盈利了!
這可是近乎壟斷的買賣,氦3賣什麼價格,星辰完全說了算。
此外,別人不知道,但陳辰知道,未來的能源消耗只會更大,家家都用電,企業、汽車、工業等等,都會慢慢轉用電能或氫能。
那麼,掌握這兩項能源源頭的星辰集團憑什麼賺不到錢?
所以啊,別人眼裡賠錢的東西,在星辰手裡卻是賺錢的生意。
星辰集團現在發展資金非常充足,一些投資都是資本都不敢輕易觸碰的礦產。
所有源頭產業都解決了,星辰開採、生產、加工、運用、售賣,一條龍,為什麼不賺錢?憑什麼賺不到錢?
能源賺完了,用能源的電子裝置總會需要的吧?不好意思,那些電子裝置也是我生產的……
而且以星辰集團的影響力,完全能在不知不覺中推動電氣化、清潔化的程序,保護環境的口號喊出來,誰不認同?
只要保護環境了,那以前的發電手段自然會革新的。
實在不行了,能源有溢位的可能性了,那可不可以發展其他產業呢?
能源自給自足,星辰集團完全可以隨意去別的星球探索,太陽系中總有地球所需要的東西。
再說了,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星辰已經脫離了金錢的限制,就是不賺錢,自己也能形成一個超強的閉環。
就是說,不花一分錢,員工照樣努力工作,照樣享受到別人羨慕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