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包括被封於宋的微子啟,更佐證了殷商的滅亡,其實是周人和殷商貴族裡應外合的結果。
第四條罪狀是收容並任用罪人,重用奴隸。
所謂的罪人,其實是指流亡的奴隸。
在奴隸制時代,各個國家都有大量的奴隸。
奴隸的命運很悲慘,不但要從事繁重的勞動,還要像豬馬牛羊一樣,被宰殺祭祀。
因此,奴隸逃亡的現象很普遍。
在帝辛時期,對奴隸相對寬容。
他想用優待奴隸的政
(本章未完,請翻頁)
·策,吸引更多的逃奴來到商朝。
從而為商朝增加勞動人口,促進社會生產。
帝辛的行為,激起了其他諸侯國的憤怒,並因此和商朝漸生嫌隙。
與此同時,周文王卻選擇“有亡荒閱”。
周人搜捕逃亡到周國的逃奴,送還給其它諸侯,增加了諸侯們對周人的好感。
這也是為何武王伐紂,有大量諸侯響應的原因。
商紂王的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事件更是無稽之談。
以當時的商王朝水平,根本就做不出如此奢華的事情。
說到底,是帝辛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觸犯了貴族集團的利益,才遭到反對。
當時,商朝的主力部隊又在外征戰四方,才給了周王朝可乘之機。
商王朝的覆滅和秦王朝滅亡有許多共同之處,都是主力部隊不在,才給了敵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魚逸想到商王朝的覆滅經過,也不由得嘆息。
姜雨瑤擔憂道:“魚哥哥,你怎麼了?是發現什麼線索了麼?”
“嗯……”魚逸點頭,他並未將自己的推斷告知給姜雨瑤幾女。
因為,塗山雪和塗山媚兒等人還在,不宜讓她們過多的知道關於地球的訊息。
並不是魚逸不信任塗山雪,而是他暫時還不想暴露自己是從地球而來。
皇帝子勝感慨完諸夏帝國的輝煌歷史後,祭祀大典還在繼續。
皇族大祭司,依舊是在唸叨聽不懂的祭文。
祭文並不是沒有意義,在複雜的祭文下,祭壇的光芒越來越盛。
祭天廣場地面也開始發光。
文廟和武廟被啟用。
文廟被五顏六色的光芒籠罩,那是神秘的文氣。
從最低的白色,到最高的金色,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