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皇家親情,不過一場笑話,演的再真,終究是假,太子且咬死二皇子,鬧個天翻地覆,他只管在一旁看好戲,坐收漁翁之利。
寧王沒等太久,太子便出手了,有臣子在早朝時彈劾二皇子通敵叛國,其罪當誅,氣得聖上當場發火,貶了這人的官。
然一切只是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彈劾二皇子,二皇子黨不甘示弱,便也彈劾太子惡意栽贓,其心可誅。
滿朝文武吵翻天,皇城上下紛亂不已,寧王則抱著新得的美人品美酒佳餚,自得其樂,彷彿已經看到皇位在向他招手。
可不等他進一步行動,太子便忽的帶兵包圍了寧王府。
滿臉震驚的寧王看著站在太子身側毫髮無損的二皇子,哪還不知自己陰謀敗露,但只要他咬死不認,沒有十足的證據,聖上也奈何不得他!
然而聯合二皇子演了一場好戲,終於撕破寧王的假面目的太子又怎會在證據不足的前提下貿然行動?
是以,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寧王看著那些被他收買的官員的口供,再看他這段時間最寵愛的美人畢恭畢敬給二皇子行禮的樣子,氣得吐了血。
其實寧王的計謀換個人的話,絕對能成功,可惜他低估了太子對二皇子的信任,低估了這對同母兄弟之間的默契。
但最讓他料不到的是聖上待兩個兒子的信重,說二皇子別的還好,通敵叛國?聖上絕不可能相信,定然有人陷害。
被父皇信重,得兄長維護的二皇子終於明白,他一直想要的認可根本早已得到,心中執念放下,甘願退到兄長身側,做為他開疆闢土的大將軍。
在外人看來父子三人爆發激烈衝突的那個晚上,他們卻是徹夜長談,許多事經過有效溝通總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心結解開,一家人來不及享受天倫之樂便推測起挑撥兄弟相爭的幕後之人的身份,聖上直接將鍋扣在寧王身上。
一個是聖上早有疑心,一直沒放鬆過對寧王的監視,一個是滿朝文武為皇室憂心之際,寧王未免過於快樂。
便有了太子和二皇子相爭,聖上痛心疾首的好戲,不單寧王被騙過了,便是滿朝文武也為此惶恐難安,大戰將至,皇室卻要內訌麼?
直到寧王被抓,直到寧王所犯罪行一條條的揭露出來,眾臣方才明白他們竟被聖上忽悠了。
寧王犯的罪並不是每一條都有實質的人證物證,但已然證據確鑿的構陷皇子,蠱惑儲君,挑起儲位之爭的罪名,便足以讓他萬劫不復。
為顧全皇室顏面,聖上到底手軟了幾分,將寧王及其子嗣盡數貶去守皇陵,寧王府女眷則各自歸家,或是落髮為尼,或是改嫁遠方。
守皇陵不到半月,寧王便病死了,據說死不瞑目,懷著滿滿的惡意離去,叫給他收屍的人看了不禁噩夢連連。
寧王一死,皇城風波平息,眾人便將注意力集中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上,寧蕭此時也回到了烈風寨。
寧蕭的歸來,令烈風寨上下高興不已,嚴嬌嬌則氣鼓鼓的把瓦城等地做的事說給寧蕭聽。
“良言難勸找死鬼。”寧蕭聽完,不意外的道。
蹙眉思考一會,寧蕭排程人手負責在武城四周戒備,按著劇情發展,霧國很快便會派兵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