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疤臉僧人姓唐名大寶,祖上在落雁山落草為寇,劫殺路人,無惡不作,祖上給他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有天能夠登上大寶,成為皇帝。
當時吳國動亂,朝廷無多餘精力剿匪,倒讓他們猖狂了一些年頭。二十年多前,當時吳國丞相告老還鄉途徑落雁山,劫匪膽大包天,竟然劫財殺人,丞相一家,全無活口。當時朝野震盪,君臣大怒,徐忠山受命前去剿匪,悍匪不甘受伏,奮起抵抗。唐大寶父親,大伯,兩位伯父,還有個六個哥哥全部被殺,尚是孩童的唐大寶,僥倖逃過一劫。
後來唐大寶因緣際會,被白楊寺收留,出家為僧。唐大寶報仇心切,偷練歹毒道法,被寺中長老發現,原打算廢他道基,逐出寺廟。因唐大寶自小在寺中長大,眾僧對他感情頗深,便為他求情,於是改為罰他在後山面壁思過十年。
唐大寶被罰後,便無人再注意他,修煉魔道法術更是肆無忌憚。後來為了煉製魔道法寶,急需修道之人精魂,於是偷偷下山濫殺無辜,最後被寺內高僧察覺,於是匆忙逃出,又殺了幾位阻攔他的僧人。白楊寺眾僧怒不可遏,誓要清理門戶。
那黑衣道人乃是六慾谷的三代弟子,姓鄭名塵。六慾谷的開派祖師是六慾道人,頗有神通,在這北荒之地也是赫赫有名之輩,門人近千,掌管十萬裡墨林山脈,內有數國子民,億萬之眾。
至於鄭塵與那唐大寶如何相識,說來也是巧合。鄭塵自覺法術有成,於是出外遊歷,某日看到一絕色美人,傾國傾城。鄭塵垂涎欲滴,心癢難耐。於是前去搭訕,結果被拒。
鄭塵惱羞成怒,準備晚上將其強行擄走,一圓淫念。誰知晚上動手時遇到了懷有同樣心思的唐大寶,兩人為這女子大打出手,結果不打不相識,最後握手言和,稱兄道弟,避那女子做一女伺二夫的勾當。
兩年前,鄭塵請唐大寶幫忙煉製法寶兩難旗,唐大寶詢問法寶威力時,鄭塵成心賣弄,吹噓法寶威力絕倫,唐大寶聽得心神搖曳,不能自已,起了心思。於是答應幫忙,但是希望鄭塵法寶煉成後,能夠借給他折磨仇敵,鄭塵也是一口答應。
煉製法寶時,才發現以兩人法力若要煉成此寶,需耗費時日頗多。一年多後,唐大寶看法寶煉成仍遙遙無期,於是決定先殺仇敵,鄭塵拗他不過,只好陪他來了平洲。
看到唐大寶打算前往滌州報仇,鄭塵尋思著,以兩人法力,此去滌州至少也需半月,頗耗時日,而且在塵世中多有奇人。兩人法力不高,又是左道邪魔,定會被那些高人或者自詡為正道名門遊歷在外的弟子注意,若是起了衝突,說不定會被就地斬殺,落個身死道消的下場,所以心裡很不情願。
如今唐大寶報了仇,還想再去滌州斬草除根。鄭塵對殺凡人著實沒有半點興趣,所以正在想怎麼打消唐大寶的心思時,忽然間臉色大變,大叫一聲:“不好!”。
唐大寶被鄭塵一驚一乍嚇得不輕,不由自主地問道:“出了何事?”
“我離開山門時,將我一柄寶劍留給我徒兒防身,剛才我與寶劍斷了感應,定是我徒弟出了意外,我要速速回去。”鄭塵滿臉怒氣地說道。
唐大寶聽了後,心中大急,道:“道友,難不成你想反悔,不幫我尋仇了?”
鄭塵臉色有些不耐,但想到自己煉製法寶還需這個免費勞力,只好耐著性子解釋道:“此去回山,道友若和我一起,我求師傅收你為徒。你要拜師成功,若能求得門派高人,說不定可以開啟地府通道,將徐忠山那廝的靈魂強拘於陽間,交予道友處置。即使那徐忠山已輪迴,也能幫你算出轉世身,道友就可以將他打得永世不能超生,豈不更好?道友你為報仇已經忍了二十多年了,還在乎多忍幾年嗎?再過幾年,那幾個孽畜說不定已有子嗣,那時道友再滅他滿門,心裡不是更痛快?”
唐大寶聽後心中盤算著,若自己還強留在吳國,也是日夜忐忑,說不定那天就被白楊寺僧人尋到。若去了六慾谷,若能拜了師傅,有個靠山,倒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唐大寶盤算良久,無奈答應,看著滌州方向,惡狠狠地說道:“那就暫時讓那幾個小畜生多活幾年!”
鄭塵見唐大寶暫時絕了尋仇的心思,心裡大喜,連忙拉著他一起趕路。
自趙尚雄說送了書信與陳船後,三人便在一直等待,半月過去,仍無訊息傳來,三人都是心焦不已。
趙尚雄因為送出書信毫無訊息而煩悶時,,忽然下人來報,說有位姑娘帶了書信前來拜訪二公子。
趙尚雄一把奪過書信,頓時一喜,立即衝出門外迎接。趙夫人與徐紫陽得到訊息趕來時,兩人已在大堂攀談。
看到兩人後,趙尚雄起身介紹道:“這位是餘仙子是當朝國師的女兒,陳船道長的師妹。餘仙子,這位是家母,這位是我表弟,徐紫陽。”
餘仙子不愧趙尚雄所誇的仙子之名,的確傾國傾城,仿若仙子,兩人看到後都不由在心裡暗讚一聲。
趙母與徐紫陽見禮後,餘仙子也還了一禮後,說:“我曾聽師兄說過,在滌州時與趙家兄弟常有往來,交情頗深。前些日子師兄接到書信,本想過來,無奈另有急事,不能脫身,於是託我前來相助,以表歉意。”
三人忙稱不敢,趙尚雄又將事情詳細講了。
餘仙子聽後,眉頭微鎖,道:“兩月前,當今陛下得知此事後,也是驚怒交加,覺得事有蹊蹺,懇請我父親去探明情況,恰好家父有事外出,也不知歸期。陛下於是請了慶雲寺的一眉禪師前去渡化冤魂,救死扶傷。可是清水寺一眾僧侶至今毫無訊息傳回,恐怕那裡有大凶險。”
三人聽後,臉色蒼白,更是憂心。
趙夫人朝著對餘瑤拜下,說道:“自從噩耗傳來,我每天寢食難安,大郎動身離開後,更是日日提心吊膽,夜不能寐。如今我家老爺與大郎現在音訊全無,生死不知。二郎不能再有意外,懇請仙子看在令師兄與我兒頗有交情交情的份上,能夠施以援手,結伴同行,護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