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投資額會增加那麼多,當然是因為作為官方,做事必須就要做漂亮,要把專案實實在在的按照標杆來打造,不能有絲毫的湊合、將就,做就得做漂亮,就得讓別的鎮子、乃至是別的城區看來就得眼前一亮、就得羨慕、嫉妒!
至於資金回報率,那就不是第一位考慮的事情,專案了立起來,那些收益就不是一兩百萬金錢能夠衡量的。
就這樣,姚遠、一位丟了工作的野廚子,就被綁上了這架“紅旗美食村”的專案。不想幹也不行了。
......
該不會丟人吧?
姚遠看著眼前這十幾位高高矮矮的廚子,心裡在犯嘀咕。當今魯菜大師、魏大廚的師傅,已經退隱江湖的泰斗級人物陳宗光老爺子今天要來,來這裡拍他的“認識魯菜”的系列小影片。順便跟這十幾位廚子做個交流。
老爺子人老心不老,已經退隱了,又被魏大廚忽悠著,開始製作自己的系列小影片,為魯菜的發揚光大還在發揮著餘熱。
而這個小影片系列一推出來,就因為老爺子認真樸實的教學態度,詳細的講解內容,並且曝光了許多魯菜中很多不為人知的做菜技巧,讓大家大開眼界,粉絲量已經是百萬級的了。
眼前的一排穿著廚師服,帶著白色廚師帽的就是以後自己中/央廚房的班底,代班廚師長韓明、頭鍋陳家輝、燒味冷葷間安曉飛三個人就是主力,剩下的廚師有幾位是剛剛從廚師學校畢業的學生,是常老爺子推薦過來的,還有三位是村裡選出來的幾位比較精幹的婦女,也是作為學徒,安排在了廚房作為學徒打下手。
對了還有一位叫做程樂樂的,是那位南航酒店的經理陸斌推薦過來,負責的是中式麵點,這樣這個廚房班底就算是搭建起來了,當然,如果正式運營的話,這點人手還差的很遠,但是各個崗位人都有了,就算是廚房的骨架已經搭起,再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填充些人手就容易了。
三層平臺上姚遠特地裝修出一間玻璃陽光房,裡面安排了一個小而全的操作間,用來做錄製影片的工作間。
如今的管理公司不差錢,這個工作間的標準自然非常高,不管是環境還是炊事用具,看上去都挺上檔次。
錄製影片對燈光的要求很高,而玻璃房裡的自然光再加上燈光補充,這個條件就非常好了,尤其背景就是蔥綠的大山、寶石藍的湖水,這個直播間的檔次一下子就上來了。
“酒窩少女”看著直播間的條件就流口水:“我說姚遠,你這個直播間條件也太好了吧?!”
姚遠就謙虛:“一般一般,條件不弄好一點,就對不起以後要來的那些大師的名頭”
沒錯,這位網紅“酒窩少女”也被姚遠請了過來,準備利用她的流量好好宣傳一下準備開業的美食村,而吸引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位網紅過來的,就是在這個“廚藝精研所”裡,準備錄製的“大師的菜”系列短影片。
聽見已經排入計劃的幾位大師的名頭,這位“酒窩少女”上趕著就來了,不讓來都不行,連什麼出場費、廣告費,提都沒提。姚遠也沒客氣,就給她出了個主意,就借住在村裡。
在村裡婦女主任劉秀萍家住上一段時間,拍一拍山居生活、農家飯,這樣的影片內容還是很不錯的,順便還能宣傳一把已經改造完成的農家院。
而每隔幾天,就會一兩位平城廚界的泰斗、大師,會來到這個“廚藝精研所”,錄製一段小影片,面向眾多的美食愛好者,介紹自己的幾道拿手菜,或者是市面上流行的各種菜式。
如今這個大環境下,餐飲業內卷的厲害,大家都不太願意去餐廳裡吃飯,結果就湧現出了一大批家庭小廚神,就在家裡精研廚藝,這樣一來這類的類似教學的影片便大受歡迎,播放量極高。
姚遠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準備趕在美食村營業之前,先借著這個“大師的菜”系列小影片,把“紅旗美食村”的名頭先宣傳上一波,吊足人的胃口,好在正式開業時來個開門紅。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透過跟這些大師的交流,把這家廚房真正的出品好好打磨一下,從搭配到味道再到價格,必須得來個一鳴驚人。
餐館裡的味道、農家菜的味道都不是他想追求的,要做就要做成一個鄉間盛宴的感覺,每道出品就得精心打磨,最好能研發出最具鄉村特色,是一代人、乃至幾代人記憶中的味道,這個味道別的地方還沒處去找,這樣才算是不枉一個廚子的一番苦心。
陳宗光老爺子今天帶來的是兩道菜,一道是極具魯地民間風格的:燜酥鍋,另外一道就是魯菜的天花板級的菜品:蔥燒海參。
魏大廚所在的豐潤園主打菜便是蔥燒海參,就憑這一道菜,豐潤園這上百年來在平城的餐飲市場就是頭角的位置,屹立不倒!而魏大廚不過是陳宗光老爺子眾多弟子當中的一個。
陳老爺子上來就語出驚人:“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兩道菜,一道是蔥燒海參,這道菜是我的師傅黃宗盛在二十年前全國廚藝交流會上拿過金獎的一道菜,我今天努力把它給復原出來,給大家看看,什麼是真正傳統魯菜中的蔥燒海參,不是蔥炒海參也不是蔥燴海參。”
話音落地,周圍就是一片騷動,圍在鏡頭後面的一群廚子,激動之心溢於言表!
老爺子不緊不慢的說著,帶著濃厚的泉城口音,挺親切,又有點生動:“還有一道菜是我們泉城人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會做的一道菜,叫做燜酥鍋。這道菜尼,是我從我媽媽那裡學來的,各家各戶做法都不太一樣,但是非常有鄉土特色,我就邊操作邊跟大家交流,你們這個紅旗美食村如果能保留這個菜品,一定會受到魯省人民的歡迎的。”
姚遠就一陣激動,這位老爺子太上道了!這才是我想要的菜式,經過這位泰斗級的魯菜大師出手推薦的這道燜酥鍋,如果能出現在農家院的餐桌上,想不火都不行,絕絕對對的一道拳頭產品啊!
自己想找的就是這樣的菜品,這一款燜酥鍋絕對有代表性,既有鄉土風味又能喚醒人記憶過年中的味道,現代人怕麻煩,這道菜一做就得好幾個小時,沒有幾個家庭還會在家制作這道菜了,而一般餐廳根本就找不到這個味道。
頭天製作最少得等到第二天才能成品,講究火候要透要食材要酥爛,這種一鍋出的菜品簡直就是給這個中/央廚房量身定做的菜式,只要做好了,配送給各個經營戶就可以,就像這樣的菜式多來點,有多少要多少!
“酒窩少女”就在一邊小聲嘀咕:“陳大師真逗,居然在這種場合,說這是跟他媽媽學的菜。”
姚遠給了她一個白眼:“要不然呢......”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