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廚子很忙> 第二百七十七章 山中一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七章 山中一夜 (1 / 2)

仔細一想,其實郭大哥一家搬進山的起因還是有點灰色,是為了躲山下的某一類人才住到了山裡。

住到了山裡,適應了山裡的生活以後,卻活出了另外一份滋味,就再也不肯下山了。

山上溶洞裡冬暖夏涼,空氣清新,房前便是無敵的江景,再也沒有國道上的各種喧囂,這種環境裡呆的時間長了,每次下到鎮子裡辦事,都恨不得是快去快回。

吃的都是自家種的純天然食品,喝的水也是私家的山泉水。

泉眼就在不遠處,流進蓄水池前已經被木炭沙子做成的過濾層過濾了一邊,這可是真正的山泉水,喝一口直接就能感受那種清甜的味道。

就連用這個山泉水沏出來的茶水都會別有味道。

按照郭大哥的說法,只要每天喝幾口這個山泉水就能延年益壽。

野茶喝了兩輪就撤下去,塗阿姨又給端上來了油茶,這個油茶是把茶葉先炸過以後再加姜蔥、鹽、胡椒粉等幾種調味料,加水煮開後再兌入碗中,碗中提前放好了一些爆米花、核桃仁、花生、黃豆之類的“泡貨”,一碗香噴噴的土家油茶就做好了。

山裡土家人有"不喝油茶湯,心裡就發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之類的說法,可見這個油茶是居家待客的必備飲品了。

最早古人喝茶也是同樣的處理方法,早在唐代文人鬥茶,茶湯裡也會放入姜蔥、鹽甚至動物油脂之類的調味,且不說滋味如何,從對茶葉的處理方法上來說,今天這道油茶應該是自古就傳下來的一種飲茶方式吧。

有點太過鄭重了,姚遠心裡有點不安,卻見塗大嫂在吩咐郭大哥什麼事情,然後郭大哥就匆匆的下山了。

真的有點太過隆重了,原來郭大哥是下山去請陪客了,家裡一下子來了四位客人,主人怕招待不周,特地叫來了一對鄰居,也是崖居在山裡的兩位夫妻,作為晚飯的陪客,專門來陪著一起吃飯喝酒的!

可能這是人家這邊待客的傳統吧?

一桌極具土家特色的家常飯,就擺上了餐桌,主食叫做“社飯”,是用糯米、大米摻在一起,在加上青蒿、野蒜、胡豆、豆乾、臘肉一起蒸的出來的,有點像是粵菜中的煲仔飯,臘肉喝糯米的組合就讓這個飯極具風味。

擺在飯桌當中一大洗臉盆,臉盆裡裝的滿滿的是一道臘豬腳燉筍子,看上去就豪放的很。

旁邊就是簡簡單單幾個小菜,鮓廣椒炒肉、擂辣椒拌皮蛋、米粉蒸魚格格、辣椒拌豆乾、涼拌山蕨菜,最後是一道肉片苦菜湯,塗阿姨幹活利落,廚藝也不錯,簡簡單單五六個菜,做的像模像樣,下酒下飯都相宜。

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道菜裡都有辣椒。

再配上人家自家釀的包穀酒,這樣的一桌飯,就讓人不多喝兩杯都不行。

包穀酒都是自家釀的,沒有標準的酒精度數,喝下去就是一條熱線從口腔到喉嚨,再直接燙到胃裡,恐怕得有六十度的樣子,再配上一口火辣辣的地道土家菜,把這大山裡主人的待客熱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

何孝斌、譚

(本章未完,請翻頁)

金翠一對夫婦都是那種愛說愛笑的,普通話說的也好,不多一會兒幾個人就都熟絡了起來。

兩個住的離這裡不遠,也就是向南一里地左右另外一處溶洞裡,據說妻子譚金翠歲數要比何孝斌大三歲,而何孝斌人家居然是大專畢業,還是鎮裡的農業技術員,按他這個歲數,那個時候一個深山老林裡出來的大專生,那可是當地的狀元郎了,而他從事的農業技術員這樣的職位應該也是鎮裡最受歡迎的人之一,不知怎麼也選擇了崖居生活。

酒至半酣,這對夫妻倆的故事也就瞞不住,被當做下酒的作料給抖摟了出來,在某些人聽來,這個故事就有點浪漫味道。

二十年前,何孝斌大專畢業後就回到了縣裡的農業局工作,專門負責走村串鄉推廣高產水稻種植。

挨個村子走著,就走到了譚金翠所在的村子。

譚金翠幾年前老公遭遇車禍沒了,自己帶著個五歲的孩子寡居,孤兒寡母還得照顧那幾畝水田,生活過得有點不太容易。

何孝斌在田裡指導些水稻種植技術時,就趕上了瓢潑大雨,人生地不熟的何技術為了躲雨就一頭撞進了譚金翠家裡。

譚金翠看著一整天沒吃東西,然後還被雨澆了個透心涼的何技術便起了些惻隱之心。

不光給他準備了乾淨衣服,還熱情地給這位技術員做了一頓晚飯。

可能是晚飯吃的時間有點長吧,晚飯後天就已經黑透了,天上的雨也越下越大,沒辦法何孝斌走不了,後來就乾脆留宿在譚金翠家裡。

轉過天來,何孝斌然後就再也沒有走了,兩個人乾脆就搭夥過起了日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