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著山風,喝著綠茶,這頓土菜吃的別提多愜意了。
至於那一杯包穀酒,就被兩位女士當成了擺設,就是聞了聞味道,吃土菜不能沒有酒,酒有了也就是個擺設而已,那是為了意境。
當地的米飯是用盆上的,有了這幾道土菜,四個人把一盆米飯當成了主要任務,吃的是一乾二淨,當然主力還得說是魯胖子,他一個人的飯量就幹下去了半盆米飯,然後又把那個土雞湯喝的乾乾淨淨。
既然是土菜,就談不上什麼過多的烹飪技巧,突出的一個就是食材的本味,再有當地辣椒的加持,讓人吃的既痛快又過癮。
“老闆,結賬!”看到那三位都吃飽了在那裡發呆緩神,姚遠衝著門口的吧檯喊了一句。
老闆笑著就拿起早就準備好的記賬單走了過來:“幾位消費一共是六百八十五,你給六百八就好。”
姚遠被嚇了一跳,啥呀就六百多?!
老闆見怪不怪的遞過來賬單:“優惠價,幾位就算是六百八就好。”
接過來老闆遞過來的手寫賬單,就有點嘬牙花子,一份土雞湯居然要一百九十元,那一份筍子炒老臘肉價格也是九十五,這個價格就離譜,都快趕上星級酒店的價格了。
老闆看出來他對價格的疑慮:“價格我都核對過啦,我們這個店童叟無欺的啦,都是明碼標價的。”
說罷回身從櫃檯裡拽出來一份選單,選單做的挺簡陋,更像是一個簡單的價目表。
土雞六十五一斤,剛剛的那一隻土雞差不多也是三斤的樣子,一百九的價格就好像挺合理;陳年老臘肉也明明寫了九十塊錢一份,在價目表上列的挺清楚。
姚遠癟癟嘴,得了吧,誰讓自己當時沒有問清楚價格呢,現在吃都吃了,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不情願地拿出手機掃碼付款,老闆還在旁邊解釋:“三年的土雞現在我們這裡也都不好找啦,怎麼樣?這個雞湯味道還不錯吧?”
“不錯是不錯,就是價格貴了點!”姚遠直接就抱怨。
“老闆兒,這個價位夠優惠啦,別看我們這家店裝修一般,但是每年的租金都得三十多萬,山裡比不了山下,上面的水、電、調料都比山下貴了不少......”老闆還在認真的解釋。
一年租金三十多萬?!在這個深山老林裡?就這麼一處破建築?
臨開車前,姚遠又回頭打量了一下身後的這家農家院,這個租金的價格有點超出他的想象了。
“趕緊走吧,怎麼這是還心疼你那六百多塊錢?活該!誰讓你假裝大款,點菜都不問價的!”顧冬雨催促著開車,親媳婦說話就永遠扎人心。
魯胖子就寬慰:“行啦,六百多也算是說的過去,最起碼人家是明碼標價,沒有蒙人騙人不是?要怪也怪你,誰讓你裝大尾巴狼,點菜都不問價的。”
姚遠嘆口氣:“明碼標價?這可說不好,我特麼這回是大意了,誰知道這個餐廳是不是準備了兩套選單,一套貴的是專門針對咱們這種外地人呢?我還真不信,當地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吃這麼一頓也得花上六百多塊錢!”
經常出門,各地行走的多了,就能見到各種怪事,像姚遠說的兩套選單的事情,在旅遊景區附近就挺常見,也算是旅遊餐廳的特色吧。
......
接著趕路,車上氣氛就有點沉悶,已經在大山裡已經轉了一天,窗外的景色也看的習慣了,就失去了吸引力,姚遠專心致志地開車,三位乘客每人都掏出來自己的手機,悶頭看了起來。
自從網上有了那些個小影片平臺,人們太多的碎片時間都被用在了刷影片上面,看著三個人同時低頭玩手機,姚遠就苦笑、腹誹:“這三位,整個是累我這傻小子呢!”
眼看著就要鑽出大山,結果就就又鑽進了更大的一座山。
到底是親媳婦,怕姚遠開車犯困,就把手機中剛剛刷到的一個有意思的影片跟姚遠分享:“唉,你知道不知道陳小泉牌子的菜刀?”
陳小泉?這個牌子都不光是熟悉了,咱家廚房裡還有他們的產品呢,用起來挺順手的。
顧冬雨就接著說“現在網上都炒翻了,說他們家的菜刀不能拍蒜,有客戶投訴說用陳小泉菜刀拍蒜,結果把菜刀都給拍折了。”
姚遠嚇一跳:“嚯,那得用多大勁啊!”
顧冬雨接著說:“不對,不是用了多大勁的問題,矛盾的焦點是,是他們家的客服說,菜刀不能用來拍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