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在那裡得意的不得了,卻忘了那句老話,天底下沒有平白無故的掉餡餅的事情。
這個大餡餅能砸到他的腦袋是,後面全是因為他那個便宜徒弟,那位梳了馬尾辮子的小紅英在推動!
小小的小紅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無心插柳間,讓他的便宜師傅撈到了一個大便宜!
從顧冬雨那裡討了餿主意以後,小紅英一個電話就打給了市裡的高官,高官的反應讓她覺得挺滿意,人家沒有推諉、沒有擺架子,一口就答應了這事要徹底查辦。
然後小紅英就又開始逼著劉能興,要求他想方設法的把紅旗中心廚房給推出來,以後整個清水中學最好都能吃上中心廚房給做的飯。
劉能興先是推脫學校裡的事情自己管不著,然後就是編了各種理由推脫,可是沒過多久,他居然就改了主意,答應一定把這件事情給辦成,還說我家紅英想吃口好吃的,那就是最高指示,必須得落實!
具體這位劉能是怎麼落實的就不知道了,小紅英就只關心結果,結果是這件事情還真的辦成了,不只是清水中學,整個清水鎮的學生餐以後都由中心廚房來負責!
這件事就這麼辦成了,一塊碩大的蛋糕就這麼砸在了姚遠的頭上,每個月超過三百萬的一個大訂單,輕輕鬆鬆就歸了還沒開業的中心廚房。
而背後一切的起因,只不過是那位十四歲的馬尾辮子小丫頭嘴饞了,想每天吃上點順嘴的午餐,而已。
所以,小紅英還真是她師傅的好徒弟!
有些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姚遠整天大大咧咧、咋咋呼呼地想賣點鮑魚、賣點紅酒,想給自己的紅旗公司再找點財源,就沒想到,自己的小徒弟隨手鼓搗鼓搗,就給自己甩了這麼大的一個單子。
小紅英出身很苦,早早地就沒了爹媽,是跟奶奶相依為命長大的。
但是他父母的犧牲給她打好了一個超級人脈系統,滿村的人都受過他父母的莫大恩惠,知恩圖報的人還是多數,受了人家的救命之恩,就想著回報給這位變成了孤兒的小丫頭。
劉能興就是當中的一個,夠市儈、會鑽營,這些都是劉能興身上的缺點,而且還顯而易見,很多時候就不招人待見。但他同時身上的優點也不少,那就是熱心並且肯付出。
尤其是對自己恩人的孩子,那位古靈精怪的小紅英,到現在還沒有自己孩子的劉能興,有時候簡直把小紅英當成了自己的親生閨女對待。
當然,對於這點,小紅英肯定是不認,她只是覺得這位劉能用起來比較順手而已,有什麼難事只要找到這位劉能一般就都能解決,小丫頭腦子裡根本沒有什麼官大官小的概念,有時候使喚起劉能來簡直不當回事。
而劉能興呢,倒是也總樂此不疲。
這次當小紅英提出來最好讓自己師傅以後負責自己學校的供餐時,剛開始劉能興還沒太當回事,但後來越想這件事就越靠譜,而且如果姚遠能接手這個供餐工作,對鎮子裡的好處多多。
能力上就不用多考慮了,這個紅旗廚房能把一個破落村子都改造成了美食村,每天的接待量都到了好幾千人,這個能力已經都是有目共睹。
就有絕對把握,把學生的營養餐交給了姚遠以後,肯定不會再出那種菜裡吃出來青蛙的狗屁倒灶的事情。
紅旗廚房如果能把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件事給接過來,自己就可以要求他們所有的原材料進貨必須優先本地貨源,以姚遠的尿性,他肯定是能做到的。
當初就是姚遠建議讓發展綠頭鴨的養殖,為了打消養殖戶的顧慮,還主動提出來了包銷政策,光這一項就給自己手裡又多了一個利民的工具,自己當了領導,身邊就缺這樣的能人能幫著解決這些實際問題。
那麼如果統籌一下,把轄區內的學校用餐問題統一交給那位姚遠解決,那這家中央廚房肯定還能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好處。
每人十八元的標準,那麼原材料這邊最好得佔去三分之一吧?七千人的規模呢,這個賬簡單一算就很明白,每個月最少得用掉一百多萬的蔬菜、肉類、米麵、副食!
這些是什麼?這都是轄區內農民自己就能生產的東西!
有了這個採購量,每個月就能給轄區內的農民戶憑空多出來一百萬的收入!
農民想脫貧致富靠什麼,不就是靠把地裡產的東西賣出去嗎?賣給誰呢?就沒有比這家中心廚房更好的物件了!這些營養餐原來都是由些亂七八糟的人經營,他們從哪裡採購原料當地就根本沒法控制,而這些一旦交給了紅旗公司,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是肥水,絕對不能流入外人田,一旦有別的區外的公司在當中插上一腳,清水鎮就得錯過一個解決就業、增加稅收、帶動農民致富的一個好機會。
劉能興的腦子如果動了起來,那是一般人根本比不上的,藉著去學校考察,就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輕而易舉的就把這件事情給辦成了。
當然,不可否認,姚遠的中心廚房確實是比較給力,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而姚遠還沉浸在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的喜悅中,還微微的有點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