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說這個烤魚的還原度還真不錯!完全不像是凍品或者是再加工的半成品的味道,魚肉裡的鮮味還徹底保留了下來。”大狗也是第一次接觸,就不由得誇獎起來。
常老爺子關心的卻是另外一個問題:“這個鱸魚是哪裡來的?能保證長期供應嗎?”
隨後不等回答就突然恍然大悟:“我忘了,你還有個水庫呢!”
姚遠趕緊解釋:“不是咱們自家水庫的魚,這個鱸魚是鎮裡一家養殖場,養了不少淡水鱸魚,結果滯銷了,咱們才根據他這個食材開發的這個產品,另外還有麻辣和豉香兩種口味的烤魚,推出這個產品算是幫著鎮裡解決點銷路吧。”
就大言不慚,難道你不是因為這個魚的品種又好、價格還便宜才決定大批次引進的嗎?
知曉前因後果的肖建強,就佩服自己家主廚的這一張嘴......
......
清水鎮沿河幾個村子這兩年引進了淡水鱸魚品種,搞起了漁業養殖,魚苗引進來,養殖規模弄的挺大,但是銷路一直不暢,挺好的魚種因為市場競爭一直買不上去個好價格。
平城向東一百多公里處便是渤海灣,那裡河湖縱橫、水網密集,還是鹹淡水交匯,更適合鱸魚養殖,人家那裡的養殖規模早就成了氣候,鎮裡本來想的挺好,自己區域內有永定河流過,憑著這個區位優勢也想跟風搞一把鱸魚養殖,能帶動一波人致富。
但是,當魚養成後,就發現,沒有規模效應,成本上就沒有任何優勢,想殺進批發市場就呵呵,就挺難,除非你也跟人家搞價格戰。
養了那麼長時間的心血,就用來跟人家拼價格?在那個價位上不光是養魚人沒了利潤,就連飼料錢也得統統賠了進去!
就因為如此,那位劉能興才找到中心廚房,想辦法研發了這款烤魚,想試著幫鎮裡扶持的那幾個魚塘找找銷路。
當然,這是對於中心廚房來說,就是個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這些鱸魚能拿到第一手的價格,成本上也就有了優勢,所以這款烤魚系列的最終零售價格是五十八塊錢一份!
一條一斤八兩的鱸魚,外帶藕片、海帶、木耳、筍片、寬粉的的一個蔬菜包,另外配了花生、腐竹等等配料,足夠三、四個人享用的一道烤魚大餐,零售價格才不到六十元。
味道的還原度超過了百分之九十,就跟在餐廳裡吃到的沒什麼兩樣,還得是那種星級餐廳才有的比!
原料用的畢竟用的是大嘴鱸魚,肉質是沒得挑,而這款烤魚醬還是來自於川菜泰斗俞師傅,俞師傅親手調製的醬料哪裡是一般的餐飲店能比的?
這件事對於鎮裡、對於中心廚房顯然就是個雙贏。
當然,在中心廚房主管肖建強眼裡感覺就不一樣,就總覺得自己家的姚師傅很厲害,到目前為止,中心廚房用的幾乎所有食材都來自於自己的生產基地,就挺酷,恐怕市場上的絕大多數的餐飲店就做不到這一點!
單從進貨價格上,這次就又佔了鎮裡的便宜。
......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狗現在已經是廚師長的位置,對於進貨價格挺敏感,聽到肖建強報出的零售價格,就覺得不對:“不對吧,淡水鱸魚現在的進貨價格怎麼也要十七八塊錢一斤,你兩斤重的魚成本就已經將近四十了,再加上蔬菜包、調料包,這個利潤率有點低了把?”
“不低,薄利多銷嘛,再說了,你說的十七八塊錢的價格是你酒店的進貨價,這個價格我都能給你供貨!”姚遠就一臉的嘚瑟。
好吧,成本控制這一塊是每個企業的秘密,打聽太多了不太好,畢竟今天來只是試菜,話題就只圍繞著菜品味道來說就行了,於是大狗就閉了嘴。
沒想到姚遠就沒完:“大、常師傅,真的哎,你今天試完菜,覺得哪個食材好,乾脆就由我們紅旗銷售公司給你供貨得了,同等質量的條件下,我敢說我們的價格比你從渠道採購要便宜上一成左右!”
常洪亮看了看自家老爺子,然後就不置可否。
就知道姚遠這個話不是跟自己說的,就懶得搭這個茬。
常老爺子就盯著著肖建強在用蒸鍋蒸東西,就像沒聽見一樣。
......
第二道上來的居然是一道“佛跳牆”,不是那種外邊餐廳隨意哄弄的一款佛跳牆,就在每位面前的一個淡金色的燉盅裡,同樣金色的濃湯裡,兩頭鮑魚、一條海參、一條花膠、一隻鵝掌,另外還有整粒的火腿和瑤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