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八章 (2 / 2)

總之,現在的崇禎就真的感覺,資訊的傳遞速度太慢了,他想要直接在兩個城池之中,分分鐘,或者一兩個時辰就能夠將事情講述清楚,進行訊息傳達的能力或者東西出來。

這件事情,他當然也去找了太祖,但是太祖表示,這樣的東西不是不能造出來,但是,透過他來製作的話,那麼就一定會出現問題。

畢竟如果整個國家整個朝代各個城市之間都是透過。進行交流的話,那就等於整個國家的運轉都建立在了朱元璋所賜予的寶物身上。

一旦這樣仙法制造的寶物失去了能量,或者是被天地所不容,那麼整個國家可能就因此而癱瘓了,這肯定是不行的。

朱元璋表示如果想要有這樣的效果,那就從這些方向去想。

一些特定的緊急的資訊是可以透過烽火狼煙等等方式來進行傳達的,此外菸花以及信鴿等等也都能很快的傳遞訊息,只不過這樣的話加密信不夠好。

這樣的方法當前當然並不能夠直接使用,但是採取與之類似的方法或者深究其中的道理和原因,也不是不能想出符合他想法的人造寶物的。

當然這一塊的東西也還不是目前重生,最想要得到的。只能說原本他只是想要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管理國家而已,但就目前而言,最緊急的事情並不是發明這樣的東西,而是首先將當前新大明新政所佔據的地方管理好。

“來人,將文書拿給朕。”

崇禎柔柔眉心衝著太監說道。

再將那麼多的新軍將士抽調走之後,鄉間巡查軍的隊伍,立刻就縮水了一大截。對於馬上新大明就要衝著闖軍開戰並且擴大地盤的訊息也在百姓以及官吏之中流傳。

這本身當然不會是什麼不好的事情。

畢竟崇禎所率領的大明已經節節大勝好多次,尤其是之前那次一天的時間就傳來南方北方兩個方面全部大捷的訊息,對於士氣的提振自然相當有用。

但是無論如何,新軍將士們的抽調還是讓底下有異心的人產生了異動。

畢竟新大明收復這些地方時間還短。而以新政的嚴苛來處理地方也還僅僅只是最近的事情,所以不少地方因為新政而受到了損傷的本地士紳豪強,現在漸漸不斷的有些動作,並且被當地的官員以及錦衣衛上報了上來。

在崇禎看來這件事就很扯淡,他這個做皇帝的都沒有說將這些犯事兒不大或者沒有犯事兒的富家給抄家,結果他們反而對自己對這個朝廷有想法,簡直是螻蟻撼樹,痴心妄想。

這方面崇禎當然不會慣著,當然也不至於擴大打擊。所以他要衝著各個地方都下發要求緊盯這些富家的命令,但凡是出現任何違規情況,官員們都可以立刻將這些人家全部收拿歸案,並且按照大明律法進行處置。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如當地的村落非常貧困,以至於到了糧食都不夠今年吃的情況必須要朝廷下撥糧食,才能夠讓他們得以延續。

這樣的村子,放在之前的大明朝廷,可能也就是讓他們自生自滅了。但是現在的朝廷肯定不能不管。

以天下為己任,以百姓為擔當的崇禎,當然不會不管他們,哪怕現在軍糧已經比較緊缺,但是該做的事情他照樣要做到位。

但是具體下撥多少糧食以及相應的農具耕牛等等如何安置。一印的事情也還是需要處理好,放在過往這些事情不需要崇禎這個皇帝來親自管理,但是現在不是沒有相應的官員負責嗎?崇禎就只能先把這些責任全都擔起來。

好在這樣的事情處理了之後,也就能夠有一個基準,能夠作為之後再處理相應事情的參照,所以崇禎只要是處理過的事情之後再處理相似的事情的話,都會有之前的內容進行參照處理的,難度都會下降很多。

在這樣各個城池重要的需要緊急處理的事情都一一處理完之後,崇禎今天的事務總算是處理完了,而此時也才剛剛到了晚膳的時間而已。

儘管現在的事物還是比較繁忙,並且一天都離不開從政,可是相較於之前來說,崇禎每天要做的任務量確實是少了很多了。

完成所有事項之後,崇禎伸了個懶腰,本打算現在就去用膳,但是這時他突然想起了太祖之前的說法。

工匠也能夠做出能夠傳遞訊息於千里之外的物件來嗎?

說起來工匠體系的改良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兩個體系的工匠體系,一個是專門仿照秦朝時候的工匠體系,來鍛造打造更多的物件,當然現在主要是農具以及一些軍工物品;

另一個則是按照崇禎最開始所想的努力經營, 發明創造,儘可能的發明新的事物,讓整個朝廷的工作效率能夠更高。

當前第一個體系所完成的效果已經讓崇禎感到相當滿意。但是另一個體繫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的訊息。這顯然是需要去檢視檢視了。

當然說起來其實這樣的體系改革到現在為止,也並沒有太長太長的時間。

崇禎倒也不是對此相當苛責的人,畢竟本身技藝的改良和新事物的發明都是以年甚至十年百年為週期的,這麼一兩個月兩三個月的時間沒有產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只是要去實際感受一下當前的體系是否能夠按照他的設想來完成所需要的。

畢竟說起來這個體系真的是相當草率了,若是算起來的話,可能都還比不上第一套的農令體系,畢竟第一套的農令體系至少是崇禎也花了相當一段時間並且配合著大量人員花費精力所打造的。

但是當前的這個體系,卻完全是為了將過往很糟糕的情況處理好,而不得不緊急召集工匠,讓他們兩天的時間制定出來的。

所以,有問題,或者說不夠好是肯定的。

只不過,過往的時候,崇禎對工匠體系的關注度沒有那麼高,外加最緊急的農具生產已經完全跟得上,或者說至少效率能夠讓崇禎滿意,所以便沒有多管。

現在既然有了時間,也有了興趣,那邊不如實地去看看。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