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一年結束,到了農作物收穫的時候,因為太祖的保佑,新大明地盤內的農作物都能有翻倍的收成。
這樣一來,哪怕關外一點糧食都沒有,也足夠幫助他們再挺一年,恢復生產了。
“來人,傳朕命令......”
本來就是急性子的崇禎,帶動著整個新大明的效率都有了超大提升之後,在超高辦事效率的反向帶動之下,也變得更加果決。
這個幫助關外百姓的決定剛剛下了,立刻,就安排人準備政令,下旨將一部分多出來的糧食直接運往關外。
這樣一來,至少關外百姓們,能夠活下來了。
“徐將軍,你這次帶來京城的優秀將士,留下三分之二吧,然後,朕再填補其他新軍將士給你,讓你的隊伍注意保衛關外百姓的安全。”
糧食的事情急匆匆處理好,崇禎又說起了之前特地下旨,讓徐允禎帶來的功績最大的新軍將士隊伍。
現在,關外需要大量的軍隊,以保證對地方的保護,以及對滿清的震懾。
同時,新政擴張之中的朝廷,現在也需要新軍將士前往各個城池擔當官員預備役。
這樣一來,正好將有功將士帶到京城來,然後獎勵之後,派遣到各個城池之中,擔當官員預備,然後憑著自己的努力一路往上攀升,得到應有的收穫。
同時,已經被篩選過識字將士之後的隊伍,則可以帶到北方去建功立業。
這樣一來,新軍隊伍的配備,便是最合適,資源配置最為合理的狀態了。
“是,陛下!”
徐允禎對此清楚,也沒有任何異議,恭敬應諾。
之後,崇禎便再次如同之前那樣,大肆宴請有功將士,然後為他們授予榮譽,以及安排他們換防。
當前正在準備更迭的三座城池,人員已經開撥,這新換來的將士們肯定來不及了。
而且,這三個城池之中的新軍將士,本來就是在南方應對闖賊的戰爭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立了戰功的將士,崇禎肯定也不會將他們換下來。
但是,之後的一批城池,崇禎已經選定,用來擔當後備官吏的將士,一定會是這北面戰場換下來的有功將士。
到時候,幾個月,他們就能從普通士卒,變成九品官員,然後,按照現在的發展,再過幾個月,他們之中就一定會出八品官員。
一兩年之後,他們之中的大半隻怕都會是八品及以上,七品乃至更高的官員,也肯定會出一些。
這,是一定會發生,而且任何人都能分析看得到的東西。
所以,崇禎將他們留下來擔當後備官員,絕對稱得上對他們的恩寵,對他們的提拔了。
至於說,徐允禎徐將軍要從京城帶走哪些新軍將士,有沒有足夠的新軍將士讓他帶走,這個問題倒是並不大。
雖然因為這次迎戰的物件是外族,所以並未留下俘虜,自然也就相應的沒辦法透過俘虜轉化的方式,直接得到相應計程車卒。
但是,京城現在除了這支南迴的部隊之外,還有另外的隊伍。
一支,自然是京城原本的駐防隊伍,這支隊伍之中,基本上大半的識字的將士都已經被挑選了出來,前往擔當各類官職。
剩下的這些將士,暫時崇禎這邊用不到,那就暫時先調配到北方,去駐守,去立戰功,同時,也可以順便學習學習文字。
當然,這一部分計程車卒並不會特別多,大概也就是剛好將南迴的將士進行替換的數量而已。
真正起到大的補充作用的,是唐通唐將軍手下的部隊。
之前兩邊開戰之際,崇禎也下旨將唐通調動到了京城,這樣之後不論哪一邊出現了人力上的問題,唐通都可以立刻率領大量的將士前往補充,從這做到兵力的靈活調配。
雖然之前實際作戰的時候,兩邊的戰場都沒有出現人力匱乏無法贏得戰爭的情況,所以唐通所率領的部隊也就暫時停留在了京城。
但是現在正好北邊需要將士們去駐守,去開拓,那這支原本就是準備起到援軍作用的隊伍,自然也就能夠利用起來了。
當然,因為這次不是真正的大規模正面作戰,所以,崇禎並不準備將唐通也調配到北方去,而是準備從唐通所率領的隊伍之中,分撥一萬人,隨著徐允禎徐將軍前往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