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三章 (2 / 3)

“嗯......”

崇禎開始認真檢視這個名單,然後在紙上,以筆墨書寫名字。

第一批,派遣到小縣城之中的人手,畢竟比起其他官吏來說,都要遠離崇禎這個皇帝遠離大明朝廷一些,所以肯定是要以更加聽話更加認真的人為主。

所以,從這個大方向上來說,肯定會以現在已經掌握了官吏能力的新軍將士為主。

新軍將士全都是一片忠誠,所以到也不需要過多選擇,直接選定需要多少名什麼方向的官吏,新軍將士中相應符合條件的人手就能直接排程出來,這一塊無需過多操心。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底層官吏崗位,技術含量都不高,都能夠讓新軍將士們,在那麼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之內就學得像模像樣。

在那些新軍將士們暫時還沒有辦法做到很好,甚至暫時還沒能掌握訣竅的方向,肯定還是要找相應的吏員來進行操作。

可是,工作有難度,能力高,並不代表著人品就好,事實上,這一批老一輩的吏員,本來就是從業的年限越久,人心就越黑,乾的壞事兒就越多。

這樣需要能力積累,需要辦事能力的崗位上,相應的吏員如果沒有崇禎基於能力和辦事態度的特赦,按照大明的律法,從上到下只怕都活不下來一兩人。

如此一來,在這些人中,選擇足夠合適的人手,自然就成了一件沙裡淘金的事情了。

這樣的崗位,算起來,肯定不會特別多,但是一整個城池之中,需要的人手肯定也不少,所以也確實不是短時間三五分鐘就能選定的。

此外,從京城這個首善之地,排程到小城之中,對於官吏本身,其實算是貶,而不是升,如何調動官員們到達小城之後的積極性,同樣是一件相當需要考慮的事情。

所以,京城官員中列出相應人員這件事情,就已經不那麼簡單了。

崇禎大致列出一個範疇,便暫時停了下來。

然後,他開啟了村令村尉的名單列表。

村令村尉的事情,其實就好了很多,畢竟,這其中所有的村尉都是新軍將士,其中,跟著村令學習已久,有足夠的能力擔當村令職務的村令人數絕對不少。

縣城之中能有多少村落?比起京城來不知道少了多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要做的,要選擇的人手,相當輕鬆。

按照該城池中,村落的數量選出相應村尉,然後將這些村尉排程出來,到時候直接扔過去擔當村令就好。

至於搭配的村尉,則直接從新軍將士中再次抽調一批,這樣一來,一整套的村令體系就完成了。

這一塊,因為崇禎早就做好了擴散的準備,以及村令本就是新出現的官職,沒有那麼多需要積累的經驗,所以準備起來是真的簡單。

崇禎只花了之前整理京中官吏的幾分之一的時間,整個村令體系的擴散,就已經全部完成。

“呼~”

將村令體系的情況弄好,也算今天的事情沒有白做了。

這儘管是很合乎情理的,但是與之前京中官吏體系的對比,還是讓崇禎油然而生出了順暢的快樂。

“農令這一塊,要不要調那麼幾人過去縣城之中?”

村令的事情這麼順暢,崇禎便不由想到了另一個正在鋪設的農令體系。

京城城郊有四百多個村落,而他準備擴散的這個縣城,估摸著能有四五十個村落都頂天了。

按照三個村落一個農令的情況來計算,只要派遣十多個人過去,那麼農令體系也能夠立刻搭建起來。

正好現在農令還只是被宣佈了人員,並沒有將之後涉及的管轄範圍公佈下去,現在將這多出來的村落加進農令的管理之中,也完全不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這,倒確實是個需要考慮的事情。

最開始想著將體系擴散的時候,崇禎是準備等到村令體系搭建起來,底層的百姓已經接受了村令體系之後,再從他們本地的村民之中,選拔出相應農令來的。

這樣一來,農令本就是本地人,不僅管理上更加容易,而且還可以激發百姓們耕種的積極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