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此外,幾位將軍的親兵也死了很多,根據他們受傷情況,應當是在突破包圍時力戰而死!”
“啊?這......”
“不應該啊,怎麼會是他們先......”
按照正常的流程,將領帶領親兵突圍,那都是全軍大敗,軍心潰散之下連逃都難得逃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從最後的腳印來看,分明就是大多數的騎兵都被帶著投降了,那在當時,三位將領能夠調動的兵卒應該很多才對。
難道......
李自成眉頭一皺,在軍帳中掃視一遍,問道:
“軍中將領是否全都在此了?可有人不在此處!”
若是有其他闖軍大將,暗中勾連了劉張兩位將軍的附屬,完全有可能在遇到埋伏時趁機帶軍投降。
若是如此,出現探查到的情況倒也正常。
此話一出,軍帳裡談論之聲立刻小了很多,李自成的親兵立馬按照軍中點將名單,挨個清點。
不少人同樣從李自成的舉動與神色中猜出了這種可能,不由愈發肅然。
但是,這個辦法仍然沒有查出任何問題。
“皇上,先搞清楚明軍哪裡來的人馬做伏兵吧,盤查之事還是之後再細究!”
牛金星站了出來,施行勸諫。
按照這般盤查調研下去,軍帳中的氣氛已經明顯不對,本就是之前大敗之後,再遇重大挫折,若是軍心再不穩,那就當真不好說了。
李自成聽了這話, 同樣明白意思,沉吟了一會,揮手示意傳令兵:
“明軍伏兵埋伏的地點找到了嗎?給朕講講什麼情況。”
“陛下,已經找到了他們昨晚潛伏的地點,從沿途足跡來看,這支兵馬同樣是從京城而出,而且很有可能是一同出來的。”
“埋伏的兵馬人數,估摸應為步兵四千,騎兵兩千!”
新軍負責埋伏的隊伍並沒有在離開時清理足跡,一方面時間緊迫,必須避免被闖軍發現,以免俘虜的這些騎兵生亂,另一方面則是埋伏已經成功,清理也沒有必要。
“嘶~”
“多出來了六千人!”
李自成咂摸了兩句。
能夠半夜出來埋伏,必然不是簡單的軍隊,若是那些閒雜明軍,半路上說不定就自己出事了。
而這樣的精銳兵馬多出來六千,還騎兵步兵比例這般協調,京城中什麼情況他們還不知道?能擠出那三千人,都已經是傾巢而動。
這般看來,分明是大明的援軍已經到了京城!
也就是,寧遠的關寧軍等部隊,已經馳援了!
李自成直接轉過頭,看向另一人:
“關寧軍的訊息,可有線報?”
“皇上,自從幾天前打探到過之外,一直都沒有發現軍隊的蹤跡。”
“之前的推測,是寧遠城出來的那些軍隊,都駐守山海關去了。”
幾天沒有探查到任何訊息。
聽了這幾句,李自成眼睛猛地一睜,不會錯了,這必然就是所謂山海關裡的關寧邊軍!
山海關?怕是早已暗度陳倉了!
“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