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臣子們私底下飲茶商談時,崇禎同樣帶著一批的將領,在大殿之中商討著應對闖賊的辦法。
雖然昨晚就收到了闖賊朝著京城出發的戰報,但是大殿之中,眾人的狀態倒都還挺好,不僅沒有害怕,反而都在積極討論戰術。
畢竟,儘管南路闖軍來勢洶洶,看起來勢不可擋,但是之前崇禎在昌平打敗的北路闖軍,不也同樣如此嗎?
之前憑藉著一座昌平都可以將李自成親自率領的大軍擊潰,如今依託京師雄城,不說將南路闖軍統統擊垮,至少也要在守城的同時,給他們點苦頭吃吃。
“諸位將軍都可以講一講,屆時闖軍圍城,我軍應當如何出擊?”
有著昌平之戰的勝利,崇禎的心氣是當真上來了。一開口,說的就是如何且戰且守。
不過,有著太祖法寶的加持,崇禎可以在關鍵時刻保證自己的將士們都士氣高昂,戰力倍增,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很正常。
起碼就之前昌平的戰役來看,太祖法寶加持之後,普通的明軍,戰鬥力都要壓過闖軍一籌,明軍精銳在加持之下,更是全面勝過等量的闖軍精銳。
不要說一樣的人數,哪怕同等質量下,闖賊多個兩三成,對壘之下也一定是明軍獲勝。
有著這樣的戰力,出城野戰自然是完全可行的。
“陛下,據悉闖賊李自成已經併入和南軍之中,這樣一來,闖賊對我等在昌平的戰術應當會有所準備。”
“外加北路闖軍騎兵沒有太大損失,併入南路之後,兩路騎兵加起來怕是都有萬人,末將以為守城之初應當先觀察敵情,不能一開戰便貿然出擊。”
首先開口的正是在昌平立下汗馬功勞的唐通。
到底是多年老將,思慮還是相當持重。
“不過,兵法有云......”
“唐總兵所言甚是,不過末將覺得......”
......
大半天的時間,崇禎都和昌平帶回的諸位將領商討戰術。
當然,畢竟士卒人數和環境所限,能夠選擇的戰術也不過就是那麼幾樣,他們更多討論的是闖軍可能的各種反應,以及其他大明援軍來援時,應當如何接應合擊等。
差不多有了一套完整的思路之後,崇禎才放各位軍將離開,同時,施放今日第二次的法寶加持。
一方面是繼續加強將士文官們的戰鬥素質以及忠誠團結,另一方面,也確實要加快城防物資儲備。
等崇禎處理完這一切,也仍然還有閒雜事務需要處理。
他回到尚書房,準備批改今日奏章時,卻突然發現,桌面上居然放著幾封單獨的奏摺。
“這幾份奏摺是什麼情況?”
“啟稟陛下,這是前段時間幾位大臣陸續呈上來的,因為都是個人密奏,所以便都放在了一起。”
個人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