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有帶腦子發言的。
往往故作理性、客觀、中立,先是站在大眾立場表示發生這種事,誰都看不慣,甚至先表揚了一番楊旭,然後才假惺惺地說:
“這孩子還是太年輕了,而且很幼稚。這世上的事哪有那麼簡單,難道他以為線下有坑人的黑心商家,網上就沒有?”
“行事也太激烈了,你知道套路想幫人家女孩子忙,可以理解,你也得講究點技巧啊,過剛易折的道理都不懂,早晚得吃大虧。”
這類言論卻是支持者甚多,引得一幫人開始討論起楊旭的少年心性來,完全忘了他們最開始爭論的議題到底是什麼。
當然,這世上永遠少不了的,是最直白的噴子。
講究的是簡單的髒話,簡單的享受,人身攻擊就完事了。
永不缺席的,還有樂子人,第一時間就開始編排起楊旭與現場女主人公的狗血故事。
言之鑿鑿的相繼有楊旭他基友,他同學,他小學老師,他鄰居,甚至是他後爹。
突出一個群魔亂舞。
......
......
餘小小是在網上輿論發酵到第二天,方才注意到這件事已經鬧得如此大的。
在所有新聞通稿中,由於缺乏第一手資料,她自己完全淪為了背景板,照片都沒一張清晰的。
而站一旁的楊旭看著很是凶神惡煞,但她卻生不出一絲厭惡情緒。
這傢伙,是為了幫我才站出來的啊!
她心裡這杆子稱還是拿得穩的。
越是這樣想著,當她看到網上那些無底線謾罵時,心裡就越氣。
這幫人長沒長眼睛,到底知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啊!
可她又不能當場罵回去。
比起楊旭,她罵人的本事怕是不及十分之一!
往往只能用力在鍵盤上敲下兩個字。
放屁!
這就是她能做到的全部了。
真的這就是全部嗎?
她無數次懊惱地這樣問自己。
想打個電話給楊旭安慰一下他都辦不到。
誰讓自己當初拒絕了換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