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璘與吐蕃聯手,白瑪曲珍棄天珠
清晨,還沒到上朝的時間,大臣們都還沒來,韋諤就跪到了殿前。
“你要做什麼?”楊玉環坐在龍椅上,看著韋諤身穿銀甲,全副武裝跪在自己面前。
他這架勢有些奇怪,難道他就這麼想去和吐蕃交戰嗎?
誰知,韋諤從袖中掏出一封已經被揉皺了的密信。
韋見素與瑪祥仲巴傑密會,吐蕃有不少軍隊在逐漸與李璘回合。
韋見素在勸韋諤棄暗投明。
而韋諤把父親寫給他的信遞給了楊玉環。
“陛下,臣自知身份繁雜,李璘重臣之子,又娶了吐蕃養女,不宜出兵南下。微臣也不願與父親刀槍相見,請您派微臣同李將軍東行,收複洛陽。”
楊玉環看著密信陷入沉默,那氣氛一時間讓韋諤有些害怕。
韋諤見狀,接著說:“陛下,臣雖為李璘舊部之子,但自入朝以來,深受皇恩,豈敢有二心?父親行差踏錯,臣無力勸阻,唯有以戰功自證清白。洛陽乃大唐東都,若能助李將軍收複,既可報效朝廷,又可避開與父親的直接交鋒,實乃兩全之策。”
楊玉環知道韋諤的建議其實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她思索的其實是,李璘與吐蕃聯手,是給了他們什麼好處?如果他們聯手,吐蕃還會侵犯隴右地區嗎?
終於,她點了點頭:“好,本宮準你所請。”
韋諤重重叩首:“謝陛下!”
楊玉環:“李光弼已在整軍,三日後啟程。聽說白瑪曲珍在來的路上了,你不見她一面再去嗎?”
說起白瑪曲珍,韋諤有些猶豫,似乎是在權衡接下來的話他該不該說下去。
楊玉環看出了他的遲疑,靜靜地看著他。
“娘娘,微臣罪該萬死!”
猶豫了一會,韋諤猛地跪下去對著楊玉環行了個大禮。
楊玉環先是怔了一下,接著很快就猜到了發生過什麼。果真,韋諤說:
“她昨日回來了,受了很重的傷。在我的逼問下,她說是瑪祥仲巴傑派人追殺了她一路,她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
其實韋諤說到這裡,楊玉環就知道一切了。
白瑪曲珍的確是瑪祥仲巴傑安插到唐軍中的眼線,她用香料近了韋諤的身,利用他正直的個性嫁給了他,在唐軍中窺視情報。
後來,在與吐蕃的書信往來中,江採萍調換了大部分信件,導致她送到吐蕃的訊息都是虛假的。
這些虛假的資訊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吐蕃攻擊隴右的進度,因為他們以為唐軍在隴右地區伏兵五十萬,就等自己自投羅網,一直在邊疆觀望,不敢出兵。
直到後來,有探子進了隴右挨個打探,才發現隴右其實和白瑪曲珍說的不同。
剛開始他們發現隴右兵力似乎並不充裕時,甚至不相信自己打探出的結果。
因為白瑪曲珍寄過去的一封密信寫著:“唐軍計程車兵埋伏在暗處,防止我們進城打探時發現他們的兵備。”
這導致他們又多花了很長時間刺探敵情,直到每一個證據都表明隴右沒有那麼雄厚的防禦工事,才意識到自己被白瑪曲珍騙了。
他們不知道白瑪曲珍的信件被調換了,只以為是她叛變了。
為了防止她向唐軍洩露自己的情報,吐蕃人選擇了滅口。
”所以,白瑪曲珍現在何處?”她問。
韋諤額頭抵地:”臣將她安置在府中,請了太醫診治。她傷勢極重,恐怕......撐不了幾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