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漢高祖
◎《彭城之敗:漢高祖究竟有沒有把孩子踹下車?》◎
時隔一星期,天幕再次出現。
前面兩期影片,說的都是乾隆朝的事情,這一次,孫昊準備換換口味。
於是,大家就看到了今天的標題——
【《彭城之敗:漢高祖究竟有沒有把孩子踹下車?》】
這話一出,劉邦當即一怔。
彭城,這指向性太明確了!
所以,他就是漢高祖?漢高祖是他的廟號?
正想著呢,呂雉殺人般的目光已經投過來了,“你還幹過這事兒?!”
“乃公什麼時候把孩子踹下車了?”劉邦回過神來,不禁大聲喊冤。
“最好沒有。”呂後冷笑。
劉邦,“………………”
【大家好,這裡是新人up主,歷史八卦星人,專業研究歷史八卦。】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漢高祖。】
【眾所周知,漢高祖曾在彭城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慘敗,根據史書記載,他曾在逃跑途中三次將兒女踹下馬車,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這話一出,古人們頓時大為驚奇。
不同於清朝是封建王朝的結束,前面那些古人都沒聽說過。
漢朝的排序可是相當靠前,因此,對於劉邦的“豐功偉績”,大家不說是瞭如指掌吧,也絕對是耳熟能詳了。
彭城之戰後,劉邦倉皇逃跑的樣子,是明確寫進史書裡的,這還能有假不成?!
然而,還不等大家討論一番,古人們就先看到天幕上有幾行文字飄過——
“難道不是嗎?”
“史書上的記載還能有疑問?”
“像劉老三能幹出來的事。”
“劉盈真該給磕一個。”
“……”
可喜可賀,經過前兩期的鋪墊,這一次的影片剛發布,就有彈幕填裝了,古人們看著橫向劃過的字型,只覺得句句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也就是古代還沒有“網際網路嘴替”這個詞兒,否則,大家就更能代入了。
唯一令眾人不太理解的是,裡面為什麼會那麼多星號。
——咳,這其實是孫昊為了避免影響到當事人,拜託系統遮蔽了某些關鍵資訊。
此外,字型方面,他也進行了符合對應朝代的設定,確保大家都能看懂,而如果古人想要發彈幕的話,規則跟私信一樣,也需要進行打賞才行。
【老慣例,還是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大致情況。】
【彭城之戰,漢高祖敗給了西楚霸王,被打得倉皇逃竄,逃跑途中,他碰到了自己的一雙兒女,史書記載“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於是遂得脫。”】【1】
【漢王就是漢高祖劉邦,孝惠和魯元分別是他的兒子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滕公指的則是夏侯嬰,他是負責給漢高祖駕車的人。】
——夏侯嬰的名字只有漢高祖時期以後的人才能看到,秦朝的天幕上是沒有“滕公指的則是夏侯嬰”這句話的,後續秦朝人聽到的“夏侯嬰”,也都會用“滕公”進行指代。
因為後面的人都清楚事情的始末,並沒有隱瞞的必要。
而秦朝,無論是秦始皇還是秦二世時期,天幕投放的時間點,劉邦都還不叫這個名字,魯元是封號,讓大家聽到了也無所謂,倒是劉盈,他出生於嬴政駕崩的前一年,孫昊便對他的名字也進行了特殊處理,以免被某些人順藤摸瓜。
……
言歸正傳——
孫昊引用的這段文字,來自《史記》當中的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