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種種,說“皇後與張茂則謀大逆”,顯然並沒有冤枉他們兩個,畢竟宋仁宗還沒死呢,立儲這樣的大事,曹皇後都不徵求一下皇帝的意見,就直接跟宰相們把人選定了,這不是謀逆是什麼?!】
眾人聞言也是感慨萬千。
“宋朝的皇帝,這也太沒尊嚴了吧?”
“同情宋仁宗一秒鐘。”
“這要是換成其他朝代,事後還不得血流成河???”
“我都能想象到宋仁宗喊出那句話時的絕望。”
“……”
【王鞏《聞見近錄》記載:至和間,仁宗寢疾。時相富文忠密通意光獻立後,而慈聖意在英宗,傳道內膽外者,張茂則也。而伺察英宗起居狀者,王廣淵也,蔡抗也。事垂成,語文潞公。潞公為首相,與富公議協,密諭王文忠為詔草,常懷之以待非常。】【1】
【意思就是說——】
【宋仁宗生病的時候,富弼和曹皇後相互勾結,準備謀立新君,曹皇後看好後來的宋英宗,張茂則負責上下勾連,但這件事情被服侍宋仁宗的王廣淵和蔡抗知道了,兩人去找到了文彥博告密。】
【可兩人沒想到,文彥博得知以後非但沒阻止,還參與了進去,一夥人連詔書都起草好了。】
【“常懷之以待非常”。】
【嗯,這裡的“常”和“待”,用的是真妙啊!】
宋仁宗冷冷地看著張茂則,彷彿在看一個死人。
張茂則也全身癱軟,額頭上全是冷汗,再也無法巧言令色,為自己辯解了。
而其他的皇帝們見狀,也都紛紛提高了對身旁近侍的警惕。
正常來說,能在他們身邊伺候的,肯定都是經過了重重審查,確保一定可信,某種意義上來說,皇帝們對身邊大太監的信任度,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老媽和老婆。
然而現在,宋仁宗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告訴大家,這種慣性思維有多麼要命。
宋仁宗這是運氣好,熬過來了。
他要是沒熬過來,那恐怕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事後,宋仁宗顯然也很清楚這些事情。】
【那封詔書就是實打實的證據。】
【只是不清楚什麼原因,他除了將張茂則打發出京之外,並沒有處置其他涉案人員。】
【不過,這個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
【重點是——】
【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來,宋仁宗和曹皇後的關系並不和諧,甚至可以稱得上政敵,並且,從宋仁宗駕崩後,曹皇後垂簾聽政時的表現來看,她是個很明顯的守舊派,因此,她是有動機去阻止宋仁宗變法的。】
對於這一點,大家都是贊同的。
“曹皇後確實屬於守舊派。”
“難怪宋仁宗不喜歡她,立場都不一致要怎麼玩耍╮(╯_╰)╭”
“老婆都跟自己不一條心,宋仁宗也夠可憐的。”
“所以,宋仁宗子嗣艱難跟曹皇後有沒有關系?”
“這誰知道啊?”
“不過,我要是曹皇後,比起庶子,我也更願意讓自己的養子兼外甥女婿上位。”
“然而曹皇後如此看好宋英宗,等到宋英宗上位,也沒見兩人的關繫有多和諧啊,還不是為了權力幹起來了?就是不知道高滔滔夾在中間難不難受2”
“……”
【作者有話說】
宋仁宗這場病真的很詭異,身邊的人都盼著他死,我嚴重懷疑他是故意暴露在契丹使臣面前,逼得某些人投鼠忌器,才會逃過一劫。
1.出自《聞見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