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朱棣朱允炆7
◎耿炳文的長子娶了朱標的長女◎
洪武朝。
現在的氣氛有一點尷尬= =
李文忠看耿炳文的眼神都不對了。臥槽, 哥們兒,你好勇啊!
這話是能隨便說的嗎?!
耿炳文, “………………”
——他現在趕緊暈過去還來得及嗎?!
“…………陛下,臣對大明忠心耿耿啊,這段史料一定有問題,一定是天幕搞錯了。”在朱元璋的眼風掃過來之際,耿炳文非常從心地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就差聲淚俱下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你先起來。”
他看到這段史料, 是很不爽。
不管朱允炆這個皇帝當的怎麼樣,對方都是君,耿炳文一個臣子敢跟皇帝這麼說話,他心裡面能痛快才怪了。
不過, 鑒於前面的影片當中, 不止一次提及朱棣上位後改史的問題,再加上這種行徑也不符合他對耿炳文的印象,朱元璋便暫且先按捺下了心頭的怒火,打算再觀望一陣。
……
言歸正傳——
孫昊看到影片播放到這裡, 也是忍俊不禁。
盡管影片是他做的, 可這段史料, 他真是看一次笑一次。
朱允炆,實慘!
朱允炆:………………艹!)
【《國榷》我們就先談到這裡, 接下來看《明實錄》。】
【因為主要說的是耿炳文,前面潘忠等人的戲份, 我們就先略過去, 直接看最關鍵的真定之戰。】
【在《明實錄》當中, 真定之戰的過程是這樣的——】
【壬戌,未至真定二十裡,獲採樵者,詢知炳文軍惟備西北其東南無備,上率三騎先至東門,突入其運糧車中擒二人,問之,其南岸之營果移於北岸,由西門而營,直抵西山。】
【上將輕騎數十繞出城西,先破其二營,適炳文送使客出,覺之,奔還,急起橋,我軍散斷橋索不得起,炳文幾被擒,其麾下登城大罵,相距二百餘步,上引滿射之,應弦而斃,城中驚懼。】
【炳文出城迎戰,張玉譚淵朱能馬雲等率眾奮擊之,上以奇兵出其背,循城夾擊,橫透敵陣,炳文大敗,急奔入城,軍爭門,門塞,不得入,相蹈藉死者甚眾,乃自相斮然,後得入,而闔門自守。】
【丘福等殺入,子城門閉,乃退。】
【其左副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領眾接戰,我騎士薛祿引槊剌堅,墜馬,揮刀斫之,堅大呼曰,我李駙馬也,勿殺,祿生擒之,其右副將軍都督甯忠左軍都督顧成都指揮劉遂俱被擒,斬首三萬餘級,積屍塞城壕,溺死滹沱河者無算,獲馬二萬餘匹,俘降數萬,盡散遣之,有二千人願留,不歸,上從之。】【1】
這段記錄一出,本來還在彈幕上嘻嘻哈哈的眾人,都漸漸沉默了下來。
大家都在思索哪邊的說法是真的?
“我覺得《明實錄》更真實。”
“我也覺得,這上面明確寫了斬首三萬多,算是填補了up主前面提出的疑點。”
“……其實還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1,比如放俘虜離開那裡,這不是放虎歸山嘛,正常情況下怎麼可能這麼幹?要知道,朱棣當時正缺人呢!”
“並且,還是沒說朱棣一方參戰的人數有多少。”
“這些都是小事,我覺得最重要的地方在於,《明實錄》好像把耿炳文描述得太菜了,朱棣打起他來簡直就是摧枯拉朽,他全程吃癟,一點也不像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將軍。”
“同感,如果《明實錄》的思路跟《國榷》一樣,都認為耿炳文是臥底也就罷了,可作者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意思,明明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