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主的證據如果只有這些,就太讓人失望了。”
“……”
然而,孫昊大概是預判到了他們的預判,緊跟著就道——
【家人們,請注意,這裡說的是敕書,而不是前面的君臣奏答。】
【君臣奏答想造假很容易,添一筆刪一筆的,誰也不能證明,總不能把當事人從地底下挖出來,問問對方說沒說過這話吧,可敕書就不一樣了,這是要落在書面上,有明確證據留存,讓人看到的,所謂口說無憑,立字為據,就是這麼一回事。】
眾人聞言一怔。
“是這樣嗎?”
“但想想確實有道理啊!”
“我去,所以,老朱真的考慮過朱棣?我的三觀都碎了!”
“…………有沒有可能,並沒有那份敕書,只是朱棣在史書上添了這麼一筆?”
“呃,感覺也不是不可能啊!”
“……樓上,你們兩個是一個比一個離譜啊,修明史的時候,朱棣都在地底下埋了幾百年了,他怎麼改?難不成穢土轉生了?”
“噗!神特麼穢土轉生o(≧▽≦)ツ┏━┓”
“……”
【光是這樣,可能還是會有人懷疑。】
——孫昊再次預判了大家的預判。
【不過,朱元璋既然計劃傳位給朱棣了,那就肯定不光是嘴上說說,肯定是要有相對應的行動的。】
【口諭能瞎編,敕書能偽造,但政令,人事調整,這些總不能造假吧?】
【這就好像大家在公司,老闆給你畫的餅可能是假的,可你的職位調動一定是真的,再多的口頭承諾,都比不上實打實的工資條。】
精闢!
——眾人紛紛給這句話點贊。
【因此,這份敕書本身不重要。】
【朱元璋在下達了這份敕書之後的動作,才是關鍵。】
眾人聞言精神一振。
大家都意識到,重點要來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
【緊跟著,朱元璋就對軍隊進行了調整,“已命楊文郭英兼總諸軍,聽爾節制,爾其統率諸王,相機度勢,防邊乂民,以答天心,以副吾意”。】
【先讓楊文和郭英統領軍隊,又讓他們倆聽朱棣號令,還給了朱棣統率諸王的權利,最後更點明瞭可以“相機度勢”,言下之意就是讓他能夠便宜行事。】
【好家夥!】
【up主就想問一句,如果朱元璋這不是打算傳位給朱棣,他這是想幹什麼?!】
眾人,“!!!!!”
觀眾們也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