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真正瞭解這一段歷史的人都清楚,事情最終會發展成那樣,主要責任並不在宋真宗身上,王超必須得背大鍋,可這並不妨礙澶淵之盟本身給宋廷以及宋真宗本人,帶來了政治上的巨大的負面影響。】
【讓我們來看一看澶淵之盟的具體內容——】
【第一,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此論。】
【第二,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瀛、莫二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第三,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第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1】
【這四個條款綜合起來看,宋廷顯然是吃了一些虧的,但錢財方面的損失還在其次,關鍵在第一條,宋遼為兄弟之國,家人們,這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中原王朝一直以來的共識,便是天無二日,可現在,宋廷居然承認了遼國皇帝的地位,這直接就相當於是宋朝的正統性被動搖了啊!】
古人看到這裡,也是驚了。
“看地圖,遼國是在宋廷的北方,該不會是異族政權吧?”
“八成是。”
“宋真宗到底明不明白事情的嚴重性,這種條件也能答應?!”
“是啊,哪怕多送一些錢,名分上的事情也不能讓啊!”
“宋朝!可惡!”
“奇恥大辱!奇恥大辱啊!”
“居然還向遼國進貢?!簽下這條約的人真該以死謝罪!”
“……”
相較於大宋之前那些朝代的震驚惱怒,宋朝之後的人雖然也氣,可到底是早就知曉澶淵之盟的內容了,氣憤也只是一時的,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轉移到了今天影片的主題上。
“也就是說,宋真宗當時的處境是生不出兒子,外加統治基礎動搖?”
“這兩樣加起來,確實挺要命的。”
“我還是覺得不夠,要說澶淵之盟是奇恥大辱,確實沒錯,可這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對宋真宗的執政還是影響有限啊!”
“……”
【說完了政治方面,我們再來看民間。】
【很多人都只知道宋仁宗在位期間,國家天災人禍不斷,卻很少有人清楚,自然災害真正變得頻繁,是從宋真宗時期開始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從宋真宗登基截止到天書封禪之前,宋朝遭遇的重大災難或者異常現象——】
【至道三年八月,熒惑入東井。】
【在古代,“熒惑入東井”這一現象通常都會被解讀為國家即將發生兵亂或者政治動蕩,以及大型的自然災害,而之後發生的事情,似乎也對應上了這裡。】
【九月,二星隕西南,又是一個不好的兆頭。】
【鹹平元年正月,彗出營室北,一直到二月,彗滅。】
【梅開三度了啊,家人們,彗星在古代又被稱為掃把星,同樣預示著戰爭和災難,而這顆彗星卻足足過了兩個月才消失,可想而知引起了多大的恐慌。】
【夏四月,旱。】
【五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六月,又旱。】
【冬十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好家夥,不到一年就發生了兩次日食。】
【二年三月,江浙饑荒。】
【閏月丁亥,旱。】
【九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三次了!】
【十一月,江、浙、廣南、荊湖旱,嵐州春霜害稼。】
【三年八月辛亥,京東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