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主,別告訴我你有不同意見。”
“…………up主貌似還真有不同意見,大家抬頭看標題:)”
“啊,這……”
“up主,我勸你想清楚了再開口。”
“up主不會對天書封禪也有不同解讀吧?”
“看標題這意思,up主是覺得宋真宗天書封禪的目的不是為了歌功頌德?有意思,請開始你的表演~~”
“……”
古人們看到這裡,不禁面面相覷。
宋真宗一朝前面的人,本來並不清楚泰山封禪一事,可光聽方才孫昊的介紹,對宋真宗的印象就不怎麼好,潛意識當中就給他打上了好大喜功,鋪張浪費的標簽,宋朝往後的人就更別提了,他們也一直都是這麼解讀天書封禪事件的,認定了這是宋真宗沒有自知之明的體現,唯獨宋朝,自宋真宗往後的那些皇帝,聞言皆是既尷尬又羞惱,既盼著天幕能幫忙解釋,又擔心天幕直接給判了“死刑”。
宋真宗負在身後的手悄然握緊,雙眼死死地盯著天幕,心中惴惴不安。
他心中已經下定決心,要是天幕誤會了他,他就發彈幕,自己將事情解釋清楚,至於這樣會不會引起其他麻煩,他也顧不得了,總好過讓天下人都覺得他是個昏君。
……
在眾人心思各異的注視下,天幕繼續播放。
只聽孫昊說道——
【大家問候宋真宗,當然是沒問題的,畢竟他這一連串操作下來,的確勞民傷財。】
【但up主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卻並不是天書封禪這件事情本身是不是正確,而是宋真宗之所以要這麼幹的動機。】
【宋真宗真的是為了聽別人的歌功頌德,才大搞祥瑞,強行去泰山封禪的嗎?】
“難道不是?”
“去封禪不是為了歌功頌德,還能是為什麼?”
“同問,封禪貌似也沒別的用處了吧?”
“總不至於是為了拉動泰山旅遊業吧?滑稽.jpg”
“……”
【在分析宋真宗的動機前,up主請大家先行思考幾個問題——】
【第一,天書封禪一事,宋真宗一朝的所有官員,包括寇準,王欽若等名臣在內,都沒有在明面上反對過,王旦倒是曾經試圖勸說,可最終也妥協了,這些人為什麼都任由宋真宗亂來?難道是宋真宗給的太多了?】
【第二,很多人都因為澶淵之盟對宋真宗有誤解,認為這是一個昏君,但真正瞭解摸魚之神王超事跡的人,都不難瞭解,宋真宗不能說是明君吧,可至少腦子是清楚的,他會想不到這事兒一出,自己八成要遺臭萬年?真就只圖一時痛快,不顧身後名了嗎?】
【第三,宋朝的文人大家都是清楚的,膽子不是一般的大,當著皇帝的面都敢激情開麥,然而,宋真宗犯了這麼大一個錯誤,大家有看到幾個文人寫詩作賦抨擊宋真宗的?】
這個……
——眾人頓時語塞。
“確實有點不對勁啊!”
“按理說,宋真宗這麼胡來,遇到的阻力應該會相當大,可事實卻是,天書封禪進行得不是一般的順利。”
“寇準都保持沉默了,是挺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