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兩首是唱和詞,題材跟詩歌有區別,但要求卻是一樣的,現在,大家知道這首《和垓下歌》有多麼違和了吧?】
的確違和。
——眾人暗自點頭。
【事實上,經過現代專家的分析和考據,這首詩基本上已經可以認定是陸賈寫的,甚至極有可能,它原本並不叫《和垓下歌》,是張守節在寫《史記正義》的時候,將其附在了“美人和之”下面,導致後世以訛傳訛了。】
“原來是這樣。”
“又是‘美人和之’,後面又真附了一首詩,確實怪容易讓人誤會的。”
“陸賈也是,他應該知道虞姬的死因啊,怎麼還寫了這麼一首詩出來,不是成心誤導人嘛!”
“虞姬真是夠倒黴的。”
“項羽這事兒辦的太不漂亮了,他不管虞姬,虞姬也不會願意活著受辱的,完全沒必要撕破臉啊!”
“……”
【而項羽後面的舉動其實也能體現他對於跑路有多麼急切,也算是一個他不願意帶上虞姬的佐證吧!】
【項羽剛跑路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的是“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但漢軍是直到天亮才發現項羽跑了的,這時候,項羽身邊已經變成了“騎能屬者百餘人耳”,也就是說,項羽在完全沒有跟漢軍發生交戰的情況下,便拋棄了跟隨自己一起跑路,但跑得可能比較慢的將近七百人。】【3】
眾人,“……………………”
大家聽到這裡,都無語了。
——知道項羽急,但沒想到能這麼急啊!
能在這時候跟著項羽的,那必然是親兵中的親兵,嫡系中的嫡系,結果他可倒好,拋棄起來是一點不猶豫,如此看來,前面不帶虞姬一起走,還真是合情合理呢~~
……
影片到這裡,就進入尾聲了。
孫昊照例求了一波一鍵三連後,就結束了今日份的八卦。
各個時空的天幕也隨之消失。
剛好這時候,他提前點的外賣也到了,於是,孫昊便一邊吃著午飯,一邊琢磨下一期影片的選題。
他打算再換一個朝代。
雖然不是他最開始的本意吧,可既然現在,已經形成了每個朝代說兩件八卦就翻篇這樣的規律,孫昊也不準備隨意更改,他思忖片刻,便將目標鎖定到了宋朝。
只是具體選擇哪個皇帝,他還得再想想。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
一個又一個皇帝的名字從孫昊腦海當中劃過,等到他這一頓飯吃完,心裡面也已經有了主意。
不過,選好了主題歸選好主題,孫昊卻並沒有馬上動手,前面一星期忙得跟什麼似的,好不容易影片發出去了,也該給自己放個假,勞逸結合一下。
抱著這樣的想法,孫昊果斷收拾行李,去周邊城市來了個短途旅行,好好玩了兩天後,回來才又投入工作。
只花了三天時間剪完影片,旋即他又檢查了一遍,確定沒什麼問題,便果斷按下了發布鍵。
… …
【作者有話說】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1.陸遊《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2.唐婉《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3.《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