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左銘柱答道:“微臣曾數次派水師前去營救,但因為那些水寇佔盡地利,我們數次拼盡全力卻還是無功而返。”
朱元璋聽了一大堆好訊息,突然聽到這個壞訊息,瞬間勃然大怒:“你們兩江總督的水師是幹什麼吃的,連一幫小小的水寇都拿不下,留你們何用?”
左銘柱立即下跪,誠惶誠恐的解釋道:“皇上,冤枉啊!那水寇盤踞在一個叫海螺島的險地,此地易守難攻;整個島的形狀類似一個海螺,三面都是懸崖峭壁,而登島的地方只有一個淺灘,而且淺灘的旁邊就是高山。水寇利用高山的地勢,居高臨下的投巨石、射巨弩,對我們進行攻擊,我們幾艘強行登岸的船隻都被巨石砸中,船毀人亡了;後來我們又幾度試圖攻島,但都一次又一次的被擊退了回來。皇上,實在是地勢於我們不利啊!”
左銘柱一邊解釋一邊用手比劃,朱元璋是軍事奇才,左銘柱解釋清楚之後,他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厲害,所以他的怒氣也稍稍平和了一些,摸了摸鬍子,陷入沉思。
一旁的‘宋國公’馮勝問道:“那你們為何不用封鎖之計,斷絕他們與外界的來往,等他們水盡糧絕之時,自然就會乖乖出來投降了。”
左銘柱搖頭道:“宋國公有所不知,那海螺島上盛產瓜果,一時之間是餓不死他們的,何況那幫水寇一般都會準備一年以上的糧食,封鎖之計實在是收效甚微啊!”
“不能強攻,不能封鎖。”馮勝搖了搖頭道:“看來確實是有些棘手啊!”
朱元璋沉思片刻之後,突然開口道:“暹羅使臣被劫之事,是我大明莫大的恥辱,若是暹羅使臣不能成功營救出來,傳出去我大明的威信何在,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人完好無缺的救出來,以振天威。”
“是。”眾大臣齊聲應道之後,就開始議論紛紛,有的點頭稱道朱元璋言之有理,有的搖頭感嘆營救之難,非同一般。
朱元璋“嗯哼”一聲,金鑾殿上瞬間又恢復了平靜。朱元璋問道:“不知哪位將軍自告奮勇,前去營救暹羅使臣啊?”
百官們你看我,我看你,卻沒有一個自告奮勇主動站出來的。這時,剛才詢問過左銘柱的老將馮勝站了出來,抱拳道:“皇上,老臣願前往海螺島營救暹羅使臣。”
朱元璋有些擔憂馮勝年事已高,不知還能不能勝任,於是緩緩的說道:“老馮啊!我們都一大把年紀了,此事還是交給後輩們吧!”
馮勝再次拜道:“皇上,老臣當年大敗陳友諒的十萬水師,近年來又一直在操練水師,所以沒有人比老臣更勝任此事。”
朱允炆附和道:“皇爺爺,我朝至開朝之後就極少有打水戰,熟悉水戰的將領也屈指可數,而宋國公是眾將之中,水戰經驗最豐富的,因此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了。”
馮勝向朱允炆拜謝道:“多謝長孫殿下美言,老臣定當踏平海螺島,以報皇恩,如若不然,老臣以死謝罪!”
“宋國公言重了。”朱元璋溫言道:“小小的水寇而已,由你親自出馬必定手到擒來,剛才是朕多慮了。”
馮勝作揖道:“謝皇上稱讚!老臣定不負厚望!”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朱允炆提議道:“皇爺爺,那海螺島地勢險惡,兩江水師久攻不下,而錦衣衛的百戶嵐風足智多謀,曾立下過不少功勞,所以允炆提議讓嵐百戶隨大軍一起去討伐水寇,讓他為宋國公獻計獻策,豈不美哉!”
朱元璋知道朱允炆是想提攜嵐風,讓他多積累一些功績,日後好把他收為己用,於是點頭道:“好,就依你所言,讓嵐風隨軍出征,一起去討伐水寇。”
馮勝雖然覺得朱允炆是在懷疑自己的能力,但看在他剛才為自己美言的份上,就隱忍不發了,臉上沒有表現出任何的變化。
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陳瓛則滿眼透著嫉妒的目光,心裡尋思著:如果任由嵐風那小子藉著皇長孫這個靠山,一步步升遷,長此以往,將來必有一日自己的地位會被他取而代之。陳瓛苦思冥想,卻想不出任何破解的辦法。
朱元璋正色道:“宋國公接旨!”
馮勝叩拜聽旨。
朱元璋慷慨激昂的說道:“令宋國公馮勝率五千水師,乘三十艘戰船,前去海螺島營救暹羅使臣,討伐水寇;特令錦衣衛百戶嵐風為參將,隨軍一起出徵,為宋國公出謀劃策;望諸位不負眾望,一定要蕩平海螺島的匪患,成功救出暹羅使臣。”
“老臣領旨!”馮勝畢恭畢敬的拜道。
因為嵐風還沒到可以上朝的品級,所以稍後陳祁會派人去給他宣旨。朱元璋處理完朝政之後,就率著眾臣一起來到御花園豐盛的宴席上,為各國的使臣接風洗塵,載歌載舞的招待各位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