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0章 尋藥 (1 / 2)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上官雲英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 西門飄雪說道。

上官雲英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再說當時軍事戰爭頻繁,將士們懈怠應戰,厭倦打仗的情況比比皆是。

在這樣的狀況下,秦始皇作為領導者還一再的堅持下去,冒著的風險豈止一點半點。

從國家的實力來看,秦國固然強勢,但是楚國、齊國也不示弱。

若是其他國家聯合起來,也完全可以分分鐘滅掉秦國。

更加頭疼的是秦國超級缺乏人才,這一點從秦國重要的大臣和謀士如商鞅、張儀、李斯都是六國人就可以看出來。

儘管秦國強勢但是也不能掩蓋國家人才匱乏的缺陷。

秦始皇抓住了時機,內心很強大。

從“滅楚戰爭”來看,秦國採用的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方式。

楚國無論是軍事力量和國土面積都是當時六國中的第一,而秦始皇卻放棄遠方微弱的燕齊而率先進攻最為強大的楚國。

這場滅楚之戰前後共經歷了四年,對於秦始皇來說這就是一場巨大的賭博。

第一次李信大敗就讓秦始皇意識到了民間力量對秦國的反抗和敵視的劣勢,如果久久不戰,其餘三國殘餘極有可能捲土重來;如果立即攻打楚國,楚國地大物博,最後被拖死的極有可能是自己。

而且貿然託付於王翦六十萬軍權更是一種君臣間的博弈,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這個帝王還是選擇孤注一擲,最終他成功了,滅掉楚國後,其他國家就是小螞蟻,碾壓分分鐘的事。

所以,秦始皇橫掃六國,不僅是站在了前人的基礎上,還有自己遠見的卓識。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上官雲英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 西門飄雪說道。

上官雲英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歷史上秦始皇除了因為千古功績而出名以外,還因為對於長生不老的執著追求而聞名於世。

將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派人去找長生不老藥還有煉製仙丹。

當然這最後的結局,秦始皇當然是沒有找到不老藥的,並且從如今的視角看起來,秦始皇的想法過於天真和霸道,使得秦始皇本人看起來也是昏庸無能的形象。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興起,文化發展速度超前。

各種文化和思想互相碰撞,各種學術之間相互交流,一時之間,許多的學術流派紛紛崛起。

其中比較出名的諸子百家有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陰陽家、兵家等等。

秦始皇在全國上下徵召煉丹術士,為自己煉製能夠保持年輕和不死的神藥,為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經在江東半島坐了三個月的船,他們一直在海上漂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