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8章 迷糊 (1 / 2)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玄奘法師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 西門飄雪說道。

玄奘法師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如果內心不認同別人的批評,先不要急著辯解“並非這樣”。甄別一下,觀察觀察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心裡若充滿著自己的想法,那別人講的話,有可能只聽了個大概,甚至很多意思都聽不見。

要學會放下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靜心聆聽,不理解就多問,力爭準確接收對方所要傳遞的資訊,這樣才能從中發現自己的盲區和漏洞,修正原有的認知,擴大自己的心量,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別人的批評,不管有沒有道理,在聽來往往都認為是偏頗的、錯誤的。

其實,這恰恰是因為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會故意去做自己以為錯的事。

不要以為自己的理解一定就是對的,要學著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問題,學著放下自己的執著,學著在不同的意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虛心學習、謙沖自牧,是一個人進步和成長的重要素質,重心要放在自我提升、修學成長上。

聽聞的道理,若不經過自己思維、實踐,就好比病者揹負著藥囊,卻從未服用,還是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據雜寶藏經記載,有一位惡生王,不僅性情殘暴,沒有憐憫心,而且邪見熾盛。

佛陀慈悲,一天命迦旃延尊者,前往度化惡王。

惡生王對剃髮之人,特別憎惡。

他見迦旃延尊者是剃除鬚髮的出家人,立碼生起強烈的嗔恚心,要殺掉尊者。

尊者問王:“您為什麼要殺我呢?”

國王說:“因為看到你們這些剃髮人不吉利,所以非殺不可!”

尊者當即回答:“遇到我的人,都會像國王您一樣平安無恙。而我一見到國王,就要遭受殺害。可見,遇到您才是真不吉利呀!”

惡生王一向聰明,僅僅聽到尊者如此簡單的分析,就頓然省悟,對尊者息滅噁心,不再殺害尊者。

後來,尊者又方便善巧地為國王開示等,終於使這個頑固的惡生王崇信三寶,使佛法在這個國家得以廣泛弘揚。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譬喻為說出家之殊勝。

佛言:善男子!

出家菩薩日夜恆常觀想:世間舍宅是一切煩惱之所生處。

為什麼?

譬如有人建造八座舍宅,並用各種寶物莊嚴宅第,舍宅建造完成後,心想:這舍宅是“我”所有,不屬於其他人,唯有“我”的舍宅最吉祥,其他人的舍宅都不及“我”的。

由於如是執著我、我所有,以此根本執著衍生出煩惱,八萬四千諸塵勞更相繼生起,充滿舍宅中。

為什麼?

在家凡夫深深貪著五欲,妻、子、眷屬、奴婢、僕役、差使等皆具足,以是因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怨憎合會、恩愛別離、貧窮衰敗、求不得苦,一切眾苦,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世世相續,永無斷絕。

所有一切苦的產生,不是沒有原因,各種大大小小的煩惱是苦的根本;譬如一切財寶因追求而得,若是沒有前因,即使追求,也沒有所獲。

善男子!

一切煩惱也是因為追求而有,若滅除追求的因,無量煩惱都能斷盡。

這個身體是一切眾苦之所依,有智慧的人應當生厭離想。

如過去世的迦葉如來,曾為禽獸類說法教化:“是身為苦本,餘苦為枝葉,若能斷苦本,眾苦悉皆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