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嘗過幾種果子後。
及時做出選擇的人是英明的。
因為他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哪種口味是自己最愛。
因此未來的幾十年裡,他輕易不會被其它的果子味道所迷惑,而放棄自己的選擇。
門當戶對是一個古老的規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禮程式非常向往,終生大事由父母做主,先結婚,後戀愛。”
智空法師說道。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西門飄雪問道。
“婚姻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無自性和唯識的。”
“婚姻建立在愛慾的基礎上,是諸因緣合和的產物,愛慾是內因,其它的條件均是外緣。它的本質,是“緣起性空”,虛幻不實的。
即:事相上是有的,本體(自性)上則是“空”的。
一般人聽見“空”,便以為一無所有,空空如也的意思。
其實,空是無自性義。
即萬物萬物皆是發展、變化的,有條件的;非永恆不變、無條件的存在。
不僅愛情、婚姻是有條件的,世間萬事萬物均是因緣合和而成的。
雖然沒有永恆不變的愛情和婚姻,但是有條件的、因緣聚合的婚姻,還是實實在在存在。所謂:有因有緣則諸法(事相)生,無因無緣則諸法(事相)滅。
固定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希望完美、希望永恆的觀念,來自我們內心深處的執著慾望。
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不知道,兩位施主聽明白了沒有啊?”智空法師看看西門飄雪和範大福說道。
“如何求得內心的安靜啊?”範大福問道。
“曾聞人言:心靈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貧窮。
一個人,倘若脫離外界的刺激依然能夠活得快樂自得。
那麼,他就能夠守住內心的安寧與安詳。
然而,我們普通人,每日穿梭於嘈雜人流之中、置身於喧囂的環境之下。
又有幾人能夠做到任心清淨呢?
其實,這樣的環境雖然寧靜,假如不能忘卻俗世事物,內心仍然是一團繁雜。
何況既然使自己和人群隔離,同樣表示你內心還存有自己、物我、動靜的觀念。
自然也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寧靜和動靜如一的主觀思想。
從而也就不能真正達到身心俱安寧的境界。
真正的心靜之人。